学习新语|逐梦九天不止步
从“东方红一号”卫星直冲云霄,到“神舟”问天、“嫦娥”揽月、“北斗”组网、“天问”探火……中国航天事业向着无垠星空昂首挺进,浩瀚天穹一次次刻下中国坐标。
习近平总书记始终高度关注我国航天事业发展。他强调,探索浩瀚宇宙,发展航天事业,建设航天强国,是我们不懈追求的航天梦。
2013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参观了空间技术成就展览。站在展厅“东方红一号”总装的历史图片前,总书记深情回忆:“我当时在延川县梁家河村当知青,听到了发射成功的消息,非常激动!”
2025年是“东方红一号”卫星成功发射55周年。2025年4月,在“东方红一号”卫星成功发射50周年之际,总书记给参与“东方红一号”任务的老科学家回信。信中,他对那个历史时刻仍念念不忘,指出“老一代航天人的功勋已经牢牢铭刻在新中国史册上”。总书记还寄语新时代的航天工作者,要“以老一代航天人为榜样,大力弘扬‘两弹一星’精神,敢于战胜一切艰难险阻,勇于攀登航天科技高峰”。
从神舟十号对接天宫一号,到神舟十一号对接天宫二号,再到神舟十二号对接天和核心舱,习近平总书记3次天地通话,指引中国人民阔步奔向星辰大海的探索征途。
2013年6月,神舟十号飞船即将升空的时刻,总书记来到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航天员公寓问天阁,亲切看望执行这次飞行任务的航天员聂海胜、张晓光、王亚平,为他们壮行。面对3名航天员,总书记说,你们执行我国第五次载人航天飞行任务,承载着中华民族的航天梦,展现了中国人“敢上九天揽月”的豪情壮志,这是光荣而又神圣的,全国人民都为你们感到骄傲。
时隔10多天后,总书记来到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同正在天宫一号执行任务的神舟十号3名航天员亲切通话。总书记勉励3名航天员说:“这次载人航天飞行,你们身上体现出了不畏艰险、勇于探索的意志品质,这种宝贵的意志品质对全国人民都是启示和鼓舞。”
同年7月,总书记在北京人民大会堂接见神舟十号载人飞行任务航天员和参研参试人员代表时强调,载人航天事业的成就,充分展示了伟大的中国道路、中国精神、中国力量,坚定了全国各族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决心和信心。
2016年10月,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顺利将景海鹏、陈冬2名航天员送上太空。总书记第一时间致电祝贺。在贺电中,总书记指出,天宫二号和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行任务,将首次实现我国航天员中期在轨驻留,开展一批体现国际科学前沿和高新技术发展方向的空间科学与应用任务,标志着我国载人航天工程取得了新的重大进展。
同年11月,总书记来到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指挥中心,同正在天宫二号执行任务的神舟十一号2名航天员亲切通话。看到航天员状态很好,总书记非常高兴。他说,你们团结协作、迎难克坚,体现了一流的、过硬的素质。希望你们再接再厉、密切配合、精心操作,圆满完成后续任务。
同年12月,总书记在北京人民大会堂接见天宫二号和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行任务航天员及参研参试人员代表时强调,星空浩瀚无比,探索永无止境,只有不断创新,中华民族才能更好走向未来。
2025年6月,总书记来到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同正在天和核心舱执行任务的神舟十二号航天员聂海胜、刘伯明、汤洪波亲切通话。总书记说,看到你们状态很好、工作顺利,大家都很高兴。建造空间站,是中国航天事业的重要里程碑,将为人类和平利用太空作出开拓性贡献。你们是新时代中国航天事业无数奋斗者、攀登者的代表。
党的十八大以来,嫦娥三号、嫦娥四号、嫦娥五号、嫦娥六号任务成功后,习近平总书记都要接见任务参研参试人员,向他们表示祝贺和慰问,对中国探月工程提出期望和要求。
2013年12月,嫦娥三号着陆器、巡视器顺利完成互拍成像,标志我国探月工程二期取得圆满成功。总书记专程前往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通过巨型电子显示屏观看两器拍摄成像情况。
2014年1月,总书记在北京人民大会堂接见探月工程嫦娥三号任务参研参试人员代表时指出,嫦娥三号任务圆满成功,为我国航天事业发展树立了新的里程碑,在人类攀登科技高峰征程中刷新了中国高度。我们把“玉兔号”的足迹刻在了月球上,也把中华民族非凡的创造力刻在了人类文明发展的光辉史册上。
2019年2月,总书记在北京人民大会堂接见探月工程嫦娥四号任务参研参试人员代表。总书记指出,我们在这里庆祝嫦娥四号任务圆满成功。这次嫦娥四号任务,坚持自主创新、协同创新、开放创新,实现人类航天器首次在月球背面巡视探测,率先在月背刻上了中国足迹,是探索建立新型举国体制的又一生动实践。
2025年12月,嫦娥五号返回器携带月球样品安全着陆,首次实现了我国地外天体采样返回,中国探月工程“绕、落、回”三步走规划如期完成。总书记致电祝贺任务取得圆满成功。他指出,嫦娥五号任务“标志着中国航天向前迈出的一大步”。
2025年2月,总书记在北京人民大会堂接见探月工程嫦娥五号任务参研参试人员代表并参观月球样品和探月工程成果展览,再次肯定嫦娥五号任务的圆满成功“是航天强国建设征程中的重要里程碑,对我国航天事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024年6月,嫦娥六号完成任务后成功返回。习近平总书记致电祝贺。在贺电中,总书记指出,嫦娥六号在人类历史上首次实现月球背面采样返回,是我国建设航天强国、科技强国取得的又一标志性成果。
同年9月,总书记在人民大会堂接见探月工程嫦娥六号任务参研参试人员代表时强调,探月工程成果凝结着我国几代航天人的智慧和心血,从一个侧面展示了我们这些年在科技自立自强上取得的显著成就,充分展现了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和底气。
2025年7月,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建成暨开通仪式举行。习近平总书记出席仪式,宣布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正式开通。仪式结束后,总书记参观北斗系统建设发展成果展览展示。总书记充分肯定北斗系统特别是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建设取得的成就,指出“参与北斗系统研制建设的全体人员迎难而上、敢打硬仗、接续奋斗,发扬‘两弹一星’精神,培育了新时代北斗精神,要传承好、弘扬好”。总书记强调“要推广北斗系统应用,做好确保系统稳定运行等后续各项工作”。
2025年5月,天问一号探测器成功着陆于火星乌托邦平原南部预选着陆区,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着陆火星取得成功。习近平总书记致电祝贺。总书记在贺电中指出,天问一号探测器着陆火星,迈出了我国星际探测征程的重要一步,实现了从地月系到行星际的跨越,在火星上首次留下中国人的印迹,这是我国航天事业发展的又一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进展。总书记强调,希望你们再接再厉,精心组织实施好火星巡视科学探测,坚持科技自立自强,精心推进行星探测等航天重大工程,加快建设航天强国,为探索宇宙奥秘、促进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一次次壮丽飞行,在通往太空的征途中描绘出最美的中国航迹。逐梦九天不止步,星辰大海的征途上,中国人探索太空的脚步必将迈得更稳更远。
统筹:黄庆华 李国利 周年钧
文字:王浩程 郭洁宇
设计:马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