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叙事”逐渐兑现:产业链业绩增长 AI应用进入千行百业
以DeepSeek为代表的中国“科技叙事”,正在体现为相关上市公司实实在在的业绩提升和业务改善。
新近披露的一季度业绩预告显示,电子行业中目前超九成上市公司业绩预喜,AI成为核心业绩推动力。同时,各家上市公司的年度报告,生动揭示了目前AI技术在各行各业中的全新尝试。
中金公司首席国内策略分析师李求索表示,DeepSeek的突破为AI应用场景发展提供了条件,当前AI产业的高景气或仍在早期,未来从算力、云计算等基础设施到应用环节有望逐步兑现盈利。
️业绩兑现
在年初,以DeepSeek为代表的技术突破,为中国资本市场的“科技叙事”开了个好头之后,“科技叙事”的第二篇章或以“业绩兑现”的形式如期上映,首先出场的是电子产业。
据Wind统计,截至4月12日,电子行业(申万一级)已有24家公司披露2025年一季度业绩预告,其中23家公司预期业绩向好,预喜率高达96%。
“AI算力技术革新与数据中心升级浪潮带来历史新机遇。”胜宏科技(300476)董事、总裁赵启祥表示:“公司坚定‘拥抱AI,奔向未来’,占据全球PCB制造技术制高点,凭借研发技术优势、制造技术优势和品质技术优势,驱动公司高价值量产品的订单规模急速上升。”
2025年一季度,胜宏科技实现归母净利润7.8亿元至9.8亿元,同比增长272%至367%,经营业绩突破历史新高。
胜宏科技并非孤例,目前披露一季度业绩预告的PCB领域上市公司全部业绩大幅度预增。行业另一头部企业沪电股份(002463)今年一季度预期实现净利润约7.2亿元至8.2亿元,同比增长40%至59%,公司业绩受益于高速运算服务器、人工智能等新兴计算场景对印制电路板的结构性需求。
东方证券分析师蒯剑表示,AI服务器对PCB的性能要求更高,包括更高的层数、更大的纵横比、更高的密度和更快的传输速度,有望带动PCB需求上升。同时,生成式人工智能、大模型计算和边缘计算的普及,进一步刺激了高端PCB产品需求,使其成为PCB市场中增长最快的下游细分领域。
事实上,不只是PCB领域,目前电子行业的各个环节,都已经感受到AI浪潮驱动的业绩提升。
下游环节,云服务设备“巨无霸”工业富联(601138)本周披露的公告显示,公司2025年第一季度,预计营业收入1590亿元至1610亿元,同比增长超三成;当期归母净利润52亿元至53亿元,同比增长24%至27%。
“以产品类别来看,AI服务器、通用服务器营业收入同比皆超过50%。以客户类别来看,云服务商服务器营业收入同比增长超过60%。”回顾一季度经营表现,工业富联方面介绍道。工业富联将继续聚焦主营业务,持续推动AI+技术创新和经营提质增效。
上游环节,半导体行业的“卖铲人”北方华创(002371)预期一季度实现归母净利润约14.2亿元至17.4亿元,同比增长24.7%至52.8%。报告期内,公司集成电路装备领域电容耦合等离子体刻蚀设备(CCP)、原子层沉积设备(ALD)、高端单片清洗机等多款新产品实现关键技术突破,工艺覆盖度显著增长。
展开全文️赋能千行百业
除了直接受益的AI技术突破的电子产业,正在逐渐披露的年报显示,低成本的DeepSeek为AI应用场景发展提供了条件,千行百业都在其赋能自身业务发展。A股科技叙事的盈利兑现,有望从直接受益的细分领域,逐步向分布在千行百业的AI应用场景扩散。
AI视频翻译、AI店铺助理、AI设计、AI独立站……在商贸行业,小商品城(600415)正在应用AI赋能实体经营户,公司旗下Chinagoods平台发布了前述一系列AI数字应用。目前,Chinagoods平台累计使用及访问次数超10亿人次,用户数累计超20万,带动经营户私域流量活跃度增长72%,深度使用用户订单增长20%以上。
“我国AI产业实现技术突破,国产大模型DeepSeek-R1的推理效率提升至国际头部模型的1.7倍,训练成本仅为同类产品的1/70。AI产业正从‘高算力依赖’向‘低成本普惠’的范式转变。”小商品城深刻感受到国产大模型的变革性作用,2025年小商品城计划加速智能化升级,实现AI应用覆盖商家超3万户。
“AI赋能构筑发展新动能,用户的工作效率得以优化甚至跃迁。”在医疗行业,海尔生物(688139)也切身体会到AI应用带来的变化。
目前,在院内用药场景中,通过分析药盒尺寸、药粒形态图像数据及库存信息,海尔生物以AI技术实现实时预测需求并就近补药,发药效率提升了10%—15%。血液管理场景中,海尔生物将自身数据与机器学习等结合,实现优化库存管理、预测用血需求,医院平均血液周转时间压缩到3—5天的效率提升。
在影视行业,唐德影视(300426)将合作打造的AIGC创新生态平台“智媒果”AI大模型与DeepSeek-R1深度融合,在中短剧内容创意生成及筛选、剧本创作辅助等方面实现应用,并在剧本内容创作和微短视频生成方面取得了较好的使用效果。
在制造业中,均胜电子(600699)自主开发出均胜AI编程工具JAIC(Joyson AI Coding)。这一AI编程工具,能实现单元测试自动化、静态代码分析及修改等定制化功能,进而提升公司汽车软件开发效率和代码质量,AI的赋能为公司智能驾驶、智能座舱、智能网联等技术的开发提质增效。
️政策、产业再催化
财报季中的另一大科技领域亮点,是以运营商、云计算厂商为代表的算力基础设施建设方,在财报披露后全部提出了大手笔的资本开支计划。基础设施的加速完善,叠加宏观政策的推动,有望进一步强化“科技叙事”的逻辑。
最新披露的2024年度财报显示,三大运营商投向算力、AI领域的投资在2025年将继续增长,有运营商甚至喊出了“不设上限”的声音。
中国移动在业绩发布会表示,2025年在算力领域的资本开支预计为373亿元,占比预计提升至25%,对于推理资源将根据市场需求进行投资,不设上限。中国联通2025年算力投资预计同比增长28%,对比2024年19%的增速,呈现加速增长趋势。
“以DeepSeek为代表的创新突破,是我们发挥网络、算力、数据和运营优势,实现技术、产品和市场升级的重要机遇。”中国联通董事长陈忠岳在业绩说明会上表示。
陈忠岳强调,在基建设施方面,中国联通将以“国家队”的担当进一步发挥好主力军的作用,重大布局三大领域:IDC向AIDC升级,重点打造10个国家级智算数据中心;提升联通云算力规模,重点在环京、环沪和大湾区建设超级智算节点;以新八纵八横骨干网连接算力资源,形成超大规模智算集群。
同样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的还有云计算厂商,在业绩披露后介绍的资本开支规划上,阿里巴巴和腾讯均明确聚焦在AI领域,两者2025年的资本开支均有望超千亿元。同时,两家企业2024年第四季度单季度的资本开支投入,均超过了自身2023年全年的资本开支投入总额。
万联证券分析师夏清莹表示,从国内头部云厂商及三大运营商最新披露的资本开支规划来看,国内的智算需求仍将持续上行,同时随着算力需求从训练侧向推理侧的转移趋势,也将进一步加速AI大模型的应用场景落地。
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持续强调“充分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并从2024年“全面提升自主创新能力”进一步推进至2025年“强化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和前沿性、颠覆性技术研发”。具体落实方面,以金融政策为例,央行等多部门正在通力合作,将从融资的便利性上,为科技类企业营造更宽松、友好的资金环境。
渤海证券分析师宋亦威认为,财政主导的国家支持的基础研究和金融政策主导的企业端的科技创新,正逐步形成合力,为我国在科技领域的不断超越,提供重要的支撑。在此背景下,结构性政策正推动A股市场的科技板块迎来预期的转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