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女子体内查出近百颗结石 不良生活习惯成“罪魁祸首”
5月22日,媒体报道称,福建40岁的张女士因长期不吃早饭、经常吃宵夜,胆囊里竟然长了95颗结石。张女士平时工作晚班偏多,十年间养成了独特的生物钟:夜里下班后必约姐妹一起宵夜,吃烧烤。加上她有睡懒觉的习惯,每天睡到中午,直接跳过早餐开启“早午餐”。这种“夜间加油站 + 晨间断供”模式,导致她的胆囊陷入恶性循环:宵夜中的高脂食物迫使胆囊超负荷分泌胆汁,晨间断食又导致胆汁过度淤积,最终胆固醇结晶如滚雪球般积累。
张勇医生表示,饮食不规律人群胆结石发生率高于正常人群,应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这种多发性结石具有极高危险性,随时可能引发胆管梗阻或急性胰腺炎。近年来,年轻群体患胆囊结石的人数越来越多,许多人在生活节奏加快的情况下选择“省略”早餐,甚至长期不吃早餐,这种不良习惯成为胆囊结石的“温床”。
胆囊是储存和浓缩胆汁的器官,需要消化食物时,胆囊收缩排出胆汁。如果早上不进食,胆汁无法排出,在胆囊内不断浓缩,会析出晶体附着在胆囊壁上,逐渐形成胆囊结石。医生建议,最好在早晨6到8点进食早餐。即使因为工作原因难以按时吃早餐,喝一杯水也有较大帮助。除了不吃早餐,高脂肪、高胆固醇饮食,以及肥胖、久坐等生活方式都可能增加患胆囊结石的风险。预防胜过治疗,按时吃早餐,饮食上做到少油、少胆固醇、不过量摄入食物,并结合运动,能较好地预防胆囊结石。
女性由于雌激素水平较高,较男性更易患胆固醇结石。饮食不规律及肥胖者也容易形成胆固醇结石。年长者发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增高,多发于40~60岁。长期少运动和久坐习惯的人群,进食后胆汁分泌量增加,但久坐会导致胃肠道蠕动减慢,不利于食物的消化吸收和胆汁排泄,从而导致胆汁中胆固醇与胆汁酸比例失调,胆固醇易沉积下来。
为了保持胆囊健康,应该拒绝油腻,少喝酒,多饮水,戒酒可减少对胆囊的不良刺激。一日三餐要营养均衡,按时进餐,通过促进胆囊排空,降低胆汁中胆固醇的饱和度。超重和肥胖者应减轻体重,但减重应循序渐进。平常要注意适当参加体育锻炼,减少身体肥胖,避免出现胆囊炎或胆囊结石。体检发现胆泥沉积即需干预,每年至少进行一次肝胆彩超检查,突发右上腹痛应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