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8岁姐姐终于见到25岁弟弟 65年的等待与相见

2025-04-07ASPCMS社区 - fjmyhfvclm

今年年初,河南省泌阳县检察院和西藏自治区边坝县检察院通过两地协作,联合退役军人事务部门,为安葬在边坝县烈士陵园的3名烈士找到了亲人。带着烈士曹炳忠姐姐曹华亭的嘱托,记者前往边坝县烈士陵园看望祭奠烈士。

98岁姐姐终于见到25岁弟弟

由于行政区划调整、年代久远、墓地迁移等原因,我国有许多烈士没有确认身份、没有留下姓名。此次寻亲活动中,一位名叫曹炳忠的烈士特别引人关注。他的姐姐曹华亭现年98岁,居住在河南省唐河县,距离边坝县近3000公里。多年来,她一直牵挂弟弟,却始终未能前往西藏祭奠。

98岁姐姐终于见到25岁弟弟 65年的等待与相见

记者决定成为“信使”,为烈士寻亲接力跑完最后一棒。1月,记者前往河南泌阳找到曹炳忠烈士的侄子曹继省。他小心翼翼地拿出一张纸面泛黄、边缘破损的烈士证,表示这是曹家三代人守护的唯一凭证。随后,记者前往唐河县拜访曹华亭老人。

见到曹华亭时,她正坐在藤椅上晒太阳。老人听力几近丧失,但当提到弟弟曹炳忠的名字时,她的眼睛瞬间亮了起来。曹华亭回忆起1957年春天,22岁的曹炳忠给家人留下的最后一句话:“等打完仗,我就回来结婚!”这位刚参与完抗美援朝战后援建工作的年轻战士,还没来得及回家,就随大部队去了更遥远的西藏。1960年4月,时任解放军某部司务长的他在边坝的一场战斗中牺牲。

曹华亭的女儿说,母亲不知为弟弟哭了多少次。有段时间,曹华亭总是呆呆地看着电视剧《地道战》,女儿担心她触景生情,便偷偷把遥控器藏起来。谁知她大发脾气:“不许关电视,那是你小叔!”

直到2023年6月,一份西藏烈士寻亲名单在网络上流传。泌阳县检察院检察官程新青发现:曹炳忠墓碑上写着“河南省泌阳县索庄乡曹庄村”,但《泌阳县志》烈士英名录里却没有他的名字,且泌阳县行政区划图上也没有“索庄乡曹庄村”这个地方。为了解开疑问,程新青走访了多个部门,推测因行政区划变化,曹炳忠牺牲时是泌阳人,但按现在的行政区划可能是社旗人。

泌阳县退役军人事务局接到线索后迅速成立专班,最终找到了曹继省。家属们这才得知曹炳忠的埋葬地——西藏自治区昌都市边坝县。然而,边坝县地处险峻,海拔5000米以上的山峰多达20座,素有“进藏第一险”之称,令家属难以前往祭奠。于是,他们准备了家乡的五谷杂粮,委托记者带到边坝祭奠。

出发前,曹华亭紧紧握住记者的手,反复念叨着自己的名字和弟弟的名字,生怕记者忘记。记者带着嘱托,辗转搭乘火车、飞机抵达拉萨,再沿国道G349前往边坝县。经过10余个小时的艰难旅程,终于抵达边坝县烈士陵园。

记者在曹炳忠烈士墓前撒下五谷杂粮,并拍摄了一段视频发给曹华亭。看到视频中的墓碑,曹华亭哭了。这是她等待了65年的“相见”。

边坝县退役军人事务局负责人表示,因为时间跨度大、地理位置偏远,加之烈士身份信息不详,烈士寻亲工作推进较为缓慢。相关部门积极动员各方力量,通过志愿服务、网络寻亲等方式,持续开展为烈士寻亲活动,让更多无名烈士有名。

采访结束那天,记者离开边坝县烈士陵园时,两个六七岁的藏族孩子冲出来立正敬礼。树杈上还有一个孩子,来不及跳下,就在树上敬礼。这个画面让人想起陵园守墓人的话:“我们教孩子,看见军车、警车就要敬礼。”这名守墓人守护陵园15年,每每见到烈士家属,都会递上酥油茶和哈达,他说:“没有他们,哪有现在的好日子?”

这次采访不仅是一次对英烈的追寻和致敬,也让记者深切感受到,死亡不是终点,遗忘才是。一路上,无数人的努力证明:无论岁月如何变迁,英烈的尊严将永远被守护,民族团结之花也将永远绽放在雪域高原。

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