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这栋漂亮的小楼,曾是法国人开的银行,后来成了日本人的警署

2025-05-12ASPCMS社区 - fjmyhfvclm

不久前,我走访了沈阳市和平区的市府大路与和平北大街交汇处,在此我发现了一座极为迷人的三层小楼。这座小楼采用砖混结构,展现出典雅的法式建筑风格,令人印象深刻。

小楼的底层设有仿石砖面的基座,给人一种稳重扎实的感觉。二层与三层则覆以红色砖面,二楼还设有露天阳台。而三层的阳台则被巧妙地围以宝瓶镂空式的栏杆,增添了几分艺术气息。建筑的顶部设计为欧式风格的绿色坡屋顶,与整体风格相得益彰。这座建筑的占地面积大约为6700平方米,建筑面积为1135平方米。整栋小楼造型独特,风格精致,可以说是市府大路上的一抹亮丽风景。那么,这座建筑背后又藏着怎样的历史呢?

实际上,这座小楼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建筑,建于1924年,是当时法国汇理银行在奉天的支行旧址,更准确地说,它应该被称为法国(东方)汇理银行的旧址。接下来,我将为大家简要介绍一下关于法国(东方)汇理银行的历史。

东方汇理银行成立于1875年,总部设在法国巴黎。最初,该行的业务侧重于法国在亚洲殖民地,尤其是印度支那半岛的金融服务。经过几次合并,这家银行最终成为法国农业信贷银行的一部分。1888年,东方汇理银行开始扩展至中国市场,1894年在香港开设分行,1899年又在中国大陆的上海设立了第一家分行。那时,东方汇理银行的上海支行设在法租界内。到1911年,他们在上海公共租界的外滩29号(如今的上海市黄浦区中山东一路29号)建造了一座崭新的办公大楼。

几乎在同一时期,东方汇理银行还在天津、北京、汉口、广州等主要城市陆续建立了分行。1913年4月26日夜至27日凌晨,东方汇理银行作为法国的代表,参与了五国(英、法、德、俄、日)银行团的谈判。该行在北京的汇丰银行大楼与袁世凯派出的代表进行最后的谈判,并签署了2500万英镑的《中国政府善后借款合同》。这份合同被称为中国近代史上显赫的“善后大借款”,是北洋军阀袁世凯政府为铲除敌对势力、巩固统治而向帝国主义列强借取的巨额债务,合同条款和附件均含有数量庞大的扣款项目,其总额甚至超过了借款的50%。

1917年,东方汇理银行在奉天设立了分行,主要用于支持法国在旧中国的工业和矿业投资,掌控奉天的金融贸易与信贷活动,并发行地方纸币。1924年,这座三层小楼建成后,他们便迁入这里进行营业。然而,在1931年“九一八”事变发生后,日本侵略者迫使这家支行关闭,期间被伪满州国占用,并作为伪警察署使用。

沈阳解放后,这座建筑一度成为北市区公安局的办公楼。2008年10月,该建筑被正式列为沈阳市的文物保护单位。随后在2014年10月,又被认定为辽宁省第九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如今,这里已成为沈阳市刑警支队的办公场所。这便是这座古老建筑的传奇故事。感谢您抽出时间阅读这篇文章!

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