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懂对食事件皇上的态度,才懂苏培盛倒戈的原因,根本不是崔槿汐

2025-05-17ASPCMS社区 - fjmyhfvclm

文丨木易娱 排版丨木易娱

图片来源:相关截图,特别致谢,侵删

过去在回顾对食事件时,我曾经认为苏培盛是一个很有担当的人,即使到了这个地步,他依然坚定地站在崔槿汐一边。尤其是在大胖橘和果子狸这两人的映衬下,我对苏培盛的评价更加深刻。然而,今天再次回顾时,我才意识到事实并非如此简单。

苏培盛的确在对食事件后选择了倒戈加入甄嬛的阵营,但这并非是为了崔槿汐。

01

对食事件的起因可以追溯到皇后带着端妃和敬妃一同来到永寿宫,试图讨个公道。而这一行动的背后,有胧月的推动和敬妃一时对甄嬛心生不满的隐性因素。皇后毫不客气地开门见山,谈到了对食事件的恶劣影响,并提到了那枚掉落的柳叶合心璎珞,指责其出自崔槿汐之手,随即下令展开搜查。

不久,春宫图的妆盒就被呈现出来,证据确凿,甄嬛自然无法反驳。面对皇后,她只好说出一句:“皇后娘娘定会秉公办理,既保住皇家颜面,又能清肃后宫。”这句话既是对皇后的暗示,也是对她的一种提醒——不要让事态扩大化,避免影响皇上的脸面。

甄嬛深知,皇后这一番动作背后,是为了削弱她的力量,首先目标是槿汐,接下来就是浣碧,再到她自己。为了保住槿汐,甄嬛决定全力以赴。然而,皇后如此高调搜查,槿汐和苏培盛同时被抓,显然得到了皇上的默许。此时,甄嬛必须了解皇上对苏培盛的态度,以便做出下一步的安排。

当甄嬛见到皇上时,恰逢小厦子奉茶。皇上随口吐槽:“平时的茶是八分烫,这次只有七分,香味都淡了,苏培盛不在,他们做事都没劲。”显然,皇上对苏培盛的离开表示了不适。皇上这种微妙的反应,不仅是在表达他对苏培盛的依赖,也暗示了他对苏培盛的重要性。

甄嬛借机诉说自己对槿汐的依赖和心疼,但皇上却冷冷回应:“若舍不得崔槿汐,回头让内务府给甄嬛挑个更好的。”言下之意,甄嬛应该放弃槿汐。

02

皇上虽然表面上不习惯苏培盛的离开,但却明确拒绝了甄嬛的暗示,这表明苏培盛在皇上心中的地位并没有想象中那么重要。同时,皇后按宫规行事,皇上认为这件事无关紧要,因此不愿与皇后对抗。

更为重要的是,槿汐是甄嬛的心腹,而苏培盛则是皇上的心腹,两人之间的勾结很容易引起不必要的联想。皇上心里产生疑虑,并通过抓捕苏培盛与槿汐,向甄嬛发出警告。

苏培盛长期伺候在皇上身边,左右逢源,但从不选边站队,始终对皇上忠诚。然而,一旦他被策反,势必会在宫中引发更大的波动。皇上自然不得不怀疑,如果苏培盛真被策反,他的作用将不容忽视。因此,最直接的办法就是舍弃苏培盛,让他成为弃子。

从苏培盛在慎刑司的遭遇来看,皇上根本没有对他加以庇护的打算,甚至对于这次事件,他也不愿意反驳皇后。

甄嬛了解皇上的冷漠与无所谓,想要拯救苏培盛与槿汐,她必须找到突破口,并提出一个令皇上无从拒绝的理由。

在宫中,除了皇后,端妃和敬妃是少数能够与她联手的人。甄嬛明白端妃一向少管闲事,但对皇上非常用心,因此她决定通过端妃切入。甄嬛提出,苏培盛的被拘可能对皇上产生负面影响。果然,端妃听后答应帮忙,并献计出招。

端妃借朱熹之言,否定了“存天理、灭人性”的说法,指出这种行为违背了皇家的宽厚之德。皇上听后立刻警觉,敏锐地察觉到此事与对食事件有关,神情立刻凝重。但端妃巧妙化解了皇上的疑虑,并提出了“皇嗣为大”的理由,说甄嬛和眉庄都怀孕,不适合冲突升级。

这一理由不仅让皇上信服,也让他认为自己可以说服皇后,最终皇上同意将此事化解。

03

回顾皇上问端妃那句话,我们不难发现,皇上虽然多疑,但更重要的是他作为帝王的权力。即使苏培盛不再重要,皇上也绝不允许他人的决定左右自己的判断。皇上清楚,自己决定是否放弃苏培盛,必须牢牢掌握在手中。

在这场权力博弈中,甄嬛巧妙借用了“纯元”这一话题,提醒皇上,皇后即便再尊贵,也难以超越已故的纯元。她学会了皇后的一些伎俩,用同样的方式将局势转向有利于自己的一方。最终,皇上答应妥善处理此事,苏培盛与槿汐都得以释放。

苏培盛经过慎刑司的折磨,深知自己已经成了弃子。他不再犹豫,选择投靠甄嬛,这不仅是为了保护自己,槿汐也成了他的“额外奖励”。身处后宫,生存才是最重要的,只有活着,一切才有意义。

试想,如果皇上没有先放弃他,甄嬛不过是个妃嫔,槿汐也只是一个不起眼的人,苏培盛又怎么会放弃皇上的权力,转而投靠甄嬛呢?

-END-

作者简介:

木易娱,热爱追剧和观影,专注于个人成长,希望通过阅读和写作治愈生活,享受柴米油盐,也渴望追寻诗与远方。

本文首发于公众号木易娱

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