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不改 “栓子”归来
央视又一部良心制作农村剧正在热播!电视剧《青山是故乡》来势汹汹,自开播以来,以破2.3的收视率强势登顶。打开电视一看,许多刚看完《北上》的朋友会脱口而出,“夏茂田”又见面了。
没错,《青山是故乡》的男主角,正是电视剧《北上》里忠厚老实夏茂田的扮演者——褚栓忠。这一次,他把传统庄户人的朴实真诚和知识分子敢拼敢想的闯劲真实生动地展现在观众眼前,获得了口碑热度双丰收。
褚栓忠这个名字对于有些人来说,念起来拗口,不容易记住,但是要说起“栓子”,演艺圈里估计有好多人对他都很熟悉。
早在1998年的时候,北京台播了一部非常感人的电视剧《人子》,虽然只有八集 ,但是却让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同一时间,在北京人艺的小剧场里上演了一部影响深远的小剧场话剧《俺爹我爸》,这两部呼唤人间真情的戏给当时的北京文化圈带来了一股不可抗拒的清流,一个是为了救治母亲敢于放弃所有的大孝子,一个是考上了大学但是念念不忘家乡老父亲的淳朴学子。两个来自农村的大学生都被褚栓忠演绎得入木三分。翻看当年的报道,对褚栓忠的表演有一个共同点就是朴实,自然,不做作。
从中央戏剧学院毕业后的褚栓忠,经历了每一个从东棉花胡同走出来的中戏毕业生所要经历的一切。从一个北漂,到最后被国家话剧院看中收入麾下,在这期间他先后拍了《书香门第》《军师联盟》《喜耕田的故事》《叶落长安》《假如生活欺骗了你》《血色浪漫》《大博弈》《幸福到万家》等几十部作品。
一年冬天,褚栓忠正在横店拍戏,看着南方很少能看到的漫天飞雪,他突然生出人生短暂,如白雪消散,转瞬即逝的感伤,他开始怀念北方的冬天。在以后的几年里,褚栓忠推掉了很多影视剧的角色,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了舞台上。用他的话说,他大学四年学的就是舞台,终于回到了梦寐以求的地方,他从来没有这么认真的对待过一件事情就是——演话剧。他先后演出了《向上走向下走》《谷文昌》《小镇琴声》《恋爱吧契诃夫》等多部话剧,每天都要比上学的时候还要刻苦,每天都要去公园练晨功,就连开车也会唠唠叨叨练习台词,有一次要去四环路接孩子放学,可是练习台词太投入,车开到三环路了才反应过来,害的孩子在寒风中等了半天。
有一次一部话剧复排,很多人的台词都忘得差不多了,可是褚栓忠的台词却很熟练,导演说褚老师你的记性真好,他说不是我记性好,是因为我每天都把这些台词都当成练功的台词片段。当被问到更喜欢舞台还是影视时,褚栓忠说可能从情感上来说会更喜欢舞台。因为在剧场里演出,和观众会有一些心灵上的直接的交流,尤其是坐在前排的观众,甚至都能听到你的呼吸,都能看到你眼中的泪光,所以在舞台上要百分百地投入,不要想着投机取巧,观众的眼睛是雪亮的。
功夫不负有心人,褚栓忠参演的话剧《谷文昌》荣获了第十六届文华大奖。他带着对舞台艺术的崇高敬意带队走遍了祖国的许多地方,南至云南,北至新疆,每一场演出都用汗水和泪水浇灌着心中的戏剧之花。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在经历了舞台上的熔炼之后,褚栓忠又开始回到了我们的视野,先是反映运河文化的《北上》,褚栓忠饰演女主夏凤华的爸爸夏茂田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当观众意犹未尽之时,又一部反映北方农村生活的大戏《青山是故乡》登录央视黄金档。这次褚栓忠挑大梁饰演剧中的男主角董大林。
心怀理想,善良宽厚的董大林既是家中有担当的大哥,更是乡里乡亲心中值得信赖的“绿色种植”领路人。褚栓忠在诠释人物过程中,添加了许多"去表演化"的生活流细节:在网吧教育沉迷游戏的侄子时,管教中夹杂着疼爱;跟偷鸡者对峙时“让鸡认门”的生活细节和面对弟弟调解时的亲昵和无奈。这些润物无声的瞬间,让角色摆脱了悬浮感,也让观众亲切感飙升,不知不觉沉浸在剧情和故事中。
无论饰演何种角色,褚栓忠的表演总给观众一种由内而外的自然和松弛的感觉。谈及对角色董大林的理解,褚栓忠赋予他温暖纯良的底色。面对日渐年迈的父母,他耐心而孝顺;面对青春期情感懵懂的孩子,他给予以充分的尊重和理解;在推进绿色种植过程中,他尽心尽力,开疆拓土。
褚栓忠在接受采访时说,“农村生活对于我来说很熟悉,我在农村生活了20多年,除了播种和扬场不会别的都会”,而谈到农村生活对人生的影响,褚栓忠直言,“那是我一生的财富。”这种跨越代际的情感共鸣,也许正是角色有血有肉的根本所在。
《青山是故乡》还在央视一套黄金档热播,不知褚栓忠在接下来的剧集中又会带来怎样的惊喜和感动,一同品味温暖而热烈的时代乡村赞歌。
春天来了,青山不改,“栓子”归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