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行业只需要2000人,综艺人的下一站在哪?

2025-02-22ASPCMS社区 - fjmyhfvclm

作者|莉拉

综艺人靠什么活着?这是过去一年综艺导演李轩相当常想到的问题,也是她与同行们商榷相当多的问题。在去年3月从上一家综艺公司离开后,她一直没有找到新的工作。相当致命的焦虑来源于市场上项目缩水严重,没有这么多项目给到待业的导演们。综艺的弊病之一就是节目太过于依赖明星了。很多节目能存续不是因为模式好,就是因为艺人。李轩告诉娱乐资本论。但近两年综艺招商式微,能为综艺站台的头部艺人越来越少,不少综N代项目就此夭折。

当大导演、大团队光环褪去第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是,综艺团队正在缩水。二零二五年可能是一个转折点,市场对大导演的认可度减弱,一些小而精的编导团队会有更多机会。欣喜文化CEO、综艺导演岑俊义告诉娱乐资本论。而如今,则是85后综艺人硬控市场。与岑俊义一样,当下综艺市场上的明星导演、明星制作人都出自10年前咱家综艺的黄金年代。提起《爸爸去哪儿》会联系到谢涤葵,提起《极限挑战》就会想到严敏,《我是歌手》的洪涛喝水则成为热梗经久不衰……每一档国民综艺IP背后,都有被观众熟知,被市场争抢的综艺导演。在那个综艺市场火热,IP具有全民影响力、综艺团队逐渐成体系的时代,综艺IP与导演团队的绑定成为常态。

一个综艺规模看上去很大,但多数时候综艺工作室的核心团队很多时候也只有6-7个人。李轩告诉娱乐资本论。这部分团队往往负责一个项目的核心内容产出,即节目策划、赛制推演、剧本框架编写等,而节目录制期间的其他工种则由平台来临时搭建。平台选择了直签的方式来组建综艺团队:制片人从不同公司找来编导团队、执行团队、舞台导演团队、后期团队,像搭积木一样组局。制作团队很少再像曾经一样全盘制作节目,如今能够整体包盘的团队太少了,市场上不到10家,有些平台连几百万的单子都要三家。岑俊义说。在平台与卫视转换烧钱的固有模式之后,近几年的头部项目也在逐渐减少,低成本小体量的节目越来越多。腾讯视频《毛雪汪》、爱奇艺《闪亮的日子》等小微综艺崛起,单集成本压至50万内,整个导演组仅3—5人的项目不在少数。

综艺人的下一站:短与直?大团队拆散、缩编的情况下,综艺行业的岗位空缺越来越少,薪资水准也在逐年变低。刚入行综艺不满一年的导演小林告诉娱乐资本论,去年冬天她参与了一个只有十几人团队的小项目,一个月收入只有3-4000元,相当于实习生收入。如今想要找到一个价格还不错的项目真的是难上加难,很多项目的执行组就是一个导演带着十几个实习生,正职导演都没什么选择余地。相比之下,消息、短视频正在给予大量的就业岗位。根据《抖音就业价值报告(2023)》,消息、短视频及电商业务衍生了超7000万个就业岗位,包括创作者、主播、MCN机构员工、消息基地运营人员等。在去年离职后,李轩点开求职软件,找出查看她简历的HR大部分来自MCN、消息工会,综艺团队寥寥无几。我一开始很排斥的,还是不想做短视频、消息,但后来找出认识的部分平台制片人不是去了无忧传媒,就是入职遥望,因此也想着试试。谈起这件事,她显得有些无奈。

跨过阵痛的黄金一代,做了什么?值得庆幸的是,当一批人仍拿着旧地图摸索转型之路时,综艺行业已经出现了找到新大陆的人。这批转型的先行者,大多也都发家于综艺的黄金年代,如同10年前一样,他们仍然是改写这个行业规则的人。曾担任优酷、抖音综艺负责人的宋秉华就是其中之一。他2013年加入优酷,曾经创作了《火星情报局》等综艺节目,担任《天猫双11狂欢夜》总监制。

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