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德云社邓德勇离世,相声之星陨落,世间再无此笑匠
德云社怎么了?你可能听到过无数次这样的问题。但这一次,这个问题格外沉重。
2024年10月31日,一个注定载入相声史的日子。当噩耗传来的那一刻,我的手机几乎被炸穿了。作为一个跟了德云社十几年的老观众,我真的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邓德勇走了,就这么突然地走了。
要说这些年看过的德云社演出,邓德勇的场次,我至少看了上百场。印象最深的是2023年春节档的那场。那天北京下着大雪,剧场里却是暖烘烘的。邓德勇一上台,全场就笑翻了。他那招牌式的诶呦喂一出口,台下的笑声就像炸开的爆米花。
谁能想到,这位被郭德纲称为德云社最懂包袱的人会这样离开?前几天他还在后台跟年轻演员们说:相声不是单纯逗人乐呵,得让观众笑着笑着就明白点道理。
我翻开了收藏多年的德云社节目单。2008年,那是邓德勇刚进德云社的时候。那时的德云社还在湖广会馆,一个能容纳两百人的小剧场,每场演出票价才30块钱。但即便如此,场场爆满。邓德勇常说:那时候没名气,就靠着一股子钻研劲儿。
说起邓德勇的钻研劲儿,德云社的老人都竖大拇指。他是出了名的书橱子,家里的相声书籍堆得跟小山似的。不仅如此,他还有一个厚厚的笔记本,里面密密麻麻记满了他听来的各种包袱、段子。最难能可贵的是,他从不照搬照抄,而是要把每个包袱都改成自己的风格。
展开全文你知道吗,德勇这孩子,有时候为了一个包袱,能琢磨一个礼拜。德云社的老艺人王善勇这样告诉我,现在的年轻人,很少有这么较真的了。
邓德勇有一个绰号叫活段子库。但凡是跟他搭过档的演员,都说他即兴发挥的能力特别强。有一次,台下一个观众突然打喷嚏,他立马接了一句:您这一打喷嚏,把我的包袱都给打飞了。全场爆笑。
但鲜为人知的是,这位能把观众逗得前仰后合的相声演员,私下里是个安静内向的人。德云社的化妆师小王说:德勇哥从来不耍大牌,化妆的时候总是静静地坐着,有时候还会帮我们收拾工具。
最令人心痛的是,就在他离世前一周,他还在筹备一个新的相声专场。那些未能说出口的包袱,那些还在打磨的段子,现在都成了永远的遗憾。
现在网上流传着一段视频,是邓德勇最后一次公开演出的片段。视频里,他说了一句意味深长的话:相声这门艺术啊,就像我们的人生,有笑有泪,但最重要的是,要让观众记住那些欢乐的瞬间。
关于他离世的具体原因,德云社暂时没有对外公布。但有知情人透露,可能与他长期的心脏病有关。这令人不停想起他生前常说的一句话:我这辈子,就是要把最好的笑声留给观众。
留给我们的,除了满满的回忆,还有一个发人深省的问题: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我们是否还能找到像邓德勇这样,愿意为艺术坚守初心的人?
相声界有个说法:好的相声演员,不是教出来的,是熬出来的。邓德勇用他的一生诠释了这句话。只可惜,他熬到了德云社最辉煌的时候,却没能等到相声艺术真正复兴的那一天。
听说德云社准备在年底办一场追思专场,到时候会重现邓德勇生前最经典的段子。而我,一定要去现场,再听一次他那标志性的诶呦喂,再笑一次,再怀念一次。
也许这就是相声的魅力:能让我们在笑声中治愈悲伤,在欢乐里铭记过往。邓德勇走了,但他留下的不仅是相声,更是一种精神,一种坚守。
我想说:邓德勇,您走好。您的相声,我们会替您说下去。您的笑声,我们会永远记住。
这真的是再见了吗?也许在某个平行时空里,您还在台上说着相声,台下的观众还在开怀大笑。也许,这才是您想要的最好的告别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