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工沈安娜:潜伏国党14年,临终呓语:我暴露了?从后门跑
蛇年新讯
受近几年大热的谍战剧的影响,观众普遍对“卧底”这一神秘角色有着许多想象:他们可能会在会议室安装窃听器,在遥远的另一端记录敌人的谈话,绕过重重监管,快马加鞭地把情报送到组织处。
然而在真实的革命年代,卧底的工作远没有电视剧演得如此轻松:卧底们不能暴露自己的身份,必须若无其事地与敌人打成一片,还要不露痕迹地为组织传递情报。
这对卧底的情报能力和心理素质考验极大,没有过硬的本领和高超的演技是万万不能胜任这份工作的。
我国历史上就诞生过不少优秀的卧底,他们在卧底期间大多隐姓埋名,有些人的真实姓名至今无人知晓。
沈安娜就是众多优秀地下工作者中的一位
,她被誉为我党潜伏在国民党内部的最强卧底。她传递的情报一次又一次地挽救着前线战士的生命。
最强速记员如何炼成
沈安娜从小就表现出顽强坚毅的一面。她1915年出生于江苏泰兴,家里是当地有名的书香世家。在父亲的教导下,沈安娜打小就能写一手漂亮的毛笔字。
虽然教她琴棋书画,但她的父母并不对她有太大的期望——父辈们都非常保守,对沈安娜的期许就是她能做一个本本分分的大家闺秀就好。
然而沈安娜的本性大大地出乎沈家父母的意料。她七岁那年,父母给她裹上小脚。谁知她半夜趁父母不在,把裹脚布直接给剪碎。每裹一次她就剪一次,父母拗不过她,最后放弃给她裹脚的想法。
除裹小脚之外,包办婚姻是封建家庭的另一个常规操作,毫不例外地发生在沈家的儿女身上。那年父母要给沈安娜的姐姐沈伊娜安排一个门当户对的姻缘,姐妹俩对此万分抗拒。
沈安娜主张婚姻自由,非常支持姐姐去追求自己的人生,于是姐妹俩义无反顾地离家出走,一起到上海谋生。
和家里闹掰的两位“大家闺秀”来到举目无亲的上海,生活过得特别窘迫。上海这座大城市也远没有这两姐妹想象得那般平等包容,到处都是因剥削揭竿而起的工人运动。
沈安娜姐妹俩发现她们暂时既无力改变自己的生存现状,也无力改变中国的命运,就索性先上学;但上学时也上得特别迷茫,感觉整个人缺乏精神信仰。
直到有一天,俩人邂逅两位学长,分别是
舒日信和华明之
,她们的人生因此打开另外一扇窗。
那是在1934年的春节,沈安娜姐妹没有回家,因为她俩凑不齐路费,所以只能就地过年。姐妹俩前往老师毛啸岑家拜年,碰巧遇上两位学长——舒日信和华明之。
这两位学长年轻帅气,意气风发,还是共产党员。他们时不时给沈安娜姐妹俩分享自己的见闻,剖析当今局势,聊得好不惬意!
姐妹俩由衷地从与他们的交流中感受到爱国情怀和革命热忱,她们的人生目标逐渐清晰起来。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
在这段宝贵的时光里,姐姐沈伊娜和舒日信学长坠入爱河;沈安娜自己因为没法负担自己的生活费用而退学,只能另外选择一家速记学校学习,用技能来养活自己。
沈安娜在速记这方面天赋异禀
。在学校的各门考试中,沈安娜都名列前茅,速记能力远超其他同学——她不仅能又快又准确地记录下信息,而且字迹端正大气。
凭借超强的业务能力,沈安娜被学校推荐到国民党浙江政府当速记员,和两位男同学一起前往浙江国民政府实习。
周旋于国民党内的卧底
沈安娜对要去国民党政府工作这件事十分抵触,因为自己早已对共产主义信仰坚定不移。但姐夫舒日信对她说,这是一次打入敌人内部的绝佳机会,他将向上级领导报告,让沈安娜担当一项重任。
沈安娜得知党组织对她寄予如此厚望,立马提起劲接下这份工作。在实习期间,为能留在国民政府内部,她工作非常努力,表现异常突出,给领导留下深刻印象。
实习结束,她不仅成功达到留在国民政府的目标,而且被提拔到浙江省政府秘书处的议事科,在那里,沈安娜能接触到最核心、最机密的情报,这无疑为沈安娜的卧底工作提供极大的便利。
对沈安娜来说,胜任一名正式速记员工作完全不在话下——她不仅一分钟能够记下一百多个字,而且字迹工整漂亮。她记下的情报质量之高,是能立即拿去给领导看的程度。
沈安娜的业务能力强,工作产出体面又大方。有哪一个领导会不喜欢呢?沈安娜非常受领导的重视,各种机密的会议场合都有沈安娜的身影,她也因此能第一时间收集到重要情报。
比起收集情报,更难的就是怎样把情报送出去。
一开始沈安娜都是用隐形药水写那些要传给党组织的情报,把情报夹在给姐姐的书信里面。
随着隐形药水的功效越来越差,组织觉得隐形药水不太安全,就让沈安娜在她姐姐来探望她的时候直接把情报塞给姐姐,以此减少暴露的风险。
有一次姐姐给她寄了一封信,告诉她来上海一起帮姐姐筹备婚事。沈安娜认为这是捎带情报的绝佳机会,于是拿了几份夹在行李里面带出宿舍,一路带到上海。
沈伊娜收到安娜带给她的情报,又惊又喜,没想到她竟然擅自做这么危险的事情。沈安娜却镇定自若,姐夫舒日信也觉得她机智过人。
拿出来的情报被舒日信递到党组织王学文处,王学文不禁赞叹道:“沈安娜真是有勇有谋,胆识过人啊。”
沈安娜有着超出她年龄的成熟和谨慎。
虽然只有20岁出头,但她非常懂得怎么保护自己。俗话说最危险的地方就是最安全的地方,沈安娜不断地往国民党的高层领导接触,利用他们的赏识来荫蔽自己。
例如,沈安娜结识到科长薛元燕的妻子,认她做干娘,甚至主动提出去科长家里给他们孩子辅导作业。业务能力好又会来事儿的沈安娜颇受科长一家喜欢,科长多次在浙江主席和秘书长面前夸奖她。
蛇年新讯
不止如此,沈安娜的手更是伸到国民党的元老处。她借着工作的便利与国民党元老们搞好关系,请求他们赠与礼物。
沈安娜把高层领导赠与的礼物都摆在家里最显眼的地方,别人一进她家门就能知道她和权贵们的关系有多好,自然就不敢找沈安娜什么麻烦。
与沈安娜一起潜伏的还有她之前认识的学长华明之,虽说俩人之前就很熟,但要说俩人真正走到一起是在国民党内部工作的时候。
起初是因为只依靠沈安娜姐妹俩传递情报忙不过来,两人频繁地往来也容易引起怀疑。因此,党组织派遣华明之交替着去杭州取情报。
华明之和沈安娜常约在茶楼见面,有时候甚至会假装情侣在西湖约会来传情报。谁知你来我往地,俩人竟日久生情,变成真情侣。他们会一起唱歌,分享彼此的近况,畅聊未来理想。
1935年,沈安娜在党组织的上级领导王学文向组织请示,请组织批准华明之和沈安娜结为夫妇。两人在那年的中秋节结婚。
当时的华明之在国民党交通部上海国际无线电台工作,结婚没多久就被调到了杭州,如此一来,沈安娜也不再是孤身一人辗转于敌我之间。
婚后的两人配合着完成情报工作,沈安娜负责记录,华明之负责传递。这样的日子持续到杭州沦陷,浙江政府被迫从杭州转移,党组织又安排沈安娜迁到武汉继续潜伏。
打入国民党中央
沈安娜一到武汉,立马面见时任国民党中央组织部部长的朱家骅,希望他能为沈安娜在国民党内安排工作。朱家骅对沈安娜颇为赏识,希望她能尽快入职工作。
只是当时国民党规定,在中央党部工作的人一定要是国民党员,所以朱家骅问她是否愿意加入国民党。如果她愿意,朱家骅可以亲自推荐。
有朱家骅的帮助,沈安娜很快加入国民党籍。因为是中央高层推荐入党,沈安娜的党政编号旁边还有一个“特”字,就是这么一个“特”字,机关上下工作的人都得高看她一眼。
沈安娜混入国民党中央高层感到惴惴不安,尤其是当她看到八路军办事处出来一批批的红色青年前往革命圣地延安,而她却要和国民党人待在一块儿,做什么事情都如履薄冰,她非常想要去延安。
她在丈夫的掩护下,沈安娜来到八路军办事处见到董必武和博古,告诉他们自己的想法。谁知董必武和博古都不赞同,希望她继续在国民党内潜伏。
沈安娜垂头丧气的,虽然她答应继续潜伏,但仍然感到很沮丧。
直到一天晚上,周总理和邓颖超才找到沈安娜。他们听说沈安娜的情况特地前来开导:“你有得天独厚的工作能力,如果你不在这里的话,那就没有人能打进国民党内部。在这里,你能最大程度地发挥你的专长,为革命事业做贡献。你切记以大局为重。”
沈安娜听了周总理语重心长的劝导,心里平衡很多。
她向周总理提出能否前往延安学习一年,周总理笑着拒绝:
“不行啊,你去了延安,他们就不会再让你进国民党中央党部。你只有长期潜伏,才能为党做出更大的贡献,你要敢当无名英雄。”
沈安娜的工作无疑是特殊的,它不像其他革命人士可以坦坦荡荡地做事业,也不像他们身边有可以团结的伙伴。她不仅要掩盖自己的身份,而且身边除丈夫之外基本上没有可以信任的人。
她必须提心吊胆地装扮自己的一切,这对年轻的革命同志来说,必定是长期的煎熬。
经过周总理夫妇的劝说,沈安娜内心宽慰许多。她承诺会调整状态,努力打入国民党内部,做好长期潜伏的准备。
沈安娜接下来的打算就是想尽办法结识国民党高层,她通过朱家骅接触到蒋介石和宋美龄。
宋美龄非常欣赏沈安娜,不仅是因为沈安娜业务能力强、写得一手好字,而且沈安娜为人做事落落大方、不卑不亢。
所以每当有速记的需要,宋美龄就会想到沈安娜。有宋美龄背书,沈安娜的领导都对她礼让三分,没有谁敢得罪她。
毫无疑问,沈安娜收获到更高层次的人脉资源,也更有机会获取国民党集团最为核心的信息。
沈安娜经常在有蒋介石出席的国民党高层决策会议上当速记员,给领导做会议纪要。开会时蒋介石有一个习惯——如果有最高机密的决定,他会命令与会人员“接下来的话不要记”。
沈安娜依稀记得1939年1月的国民党五届五中全会,蒋介石要宣布一项清除异党的决定,他照常命令全场人员停笔。
在会议的中场休息阶段,沈安娜和其他女同事一起去厕所的间隙,她赶紧把蒋介石刚才在会议上说的机密信息写在手纸上。会议结束后,她立马让华明之把消息送出去,消息很快就到达党中央,这才避免了一场腥风血雨。
原来国民党五届五中全会通过了《防止异党活动办法》和《关于共产党的处置办法》,国民党将再次实施剿共计划。好在沈安娜提前把消息放给党中央,让蒋介石的计划落了空。
除了在紧急情况下给党中央传递消息,沈安娜平时也传递一些国民党的罪行证据,为的是将来有关键时候派上用场。
如1940年,国民党天水行营政治部发布《中共不法行为及破坏抗战史实记要》小册子,没有只言片语提到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中的贡献,反而诽谤、细数中国共产党数宗罪。
为澄清真相,揭露国民党的虚假宣传,毛泽东决定以牙还牙,撰写了《摩擦从何而来》小册子,其中就有沈安娜提供的文件资料作为国民党犯罪证据被编写进去。
蛰伏名利场的日子沈安娜持续了14年,她带着笑脸每天周旋在国民党各个利益团之间,为自己争取最有利的生存位置和最关键的情报资源。
她的一切努力都没有白费,许多情报经她传达到党组织,帮助前线战士躲过一次又一次的围追堵截。
1949年,解放战争胜利,国民政府被驱逐出大陆,国民党已然大势已去。此时,沈安娜夫妇接到上级党组织的通知——这对夫妻再也不用潜伏在敌人内部,可以不用再戴着面具生活了。
或许沈安娜不像其他革命人士一样在战场上奋战杀敌,但是她在潜伏的若干年里一直把自己当成革命事业的一份子。潜伏的任务如此沉重,以至于她在晚年时期仍然忘不了那种紧张的情绪。
2010年,这位智勇过人的地下女党员在北京逝世,享年95岁。弥留之际,伴随她半生的潜伏记忆再次浮现,她在嘴里不断地呢喃着:
“暴露了,从后门跑。”
革命的胜利离不开台前幕后每一个人的协作努力,既包括在前线浴血奋战的将士们,也包括沈安娜这样隐姓埋名的情报英雄。
蛇年新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