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ATVGDVNTDRPGLLDLKY ;204510-59-8

2025-05-24ASPCMS社区 - fjmyhfvclm
QATVGDVNTDRPGLLDLKY 多肽简介

一、基本信息

  1. ️英文名称:暂无标准命名,暂以 “Peptide QATVGDVNTDRPGLLDLKY” 代称
  2. ️中文名称:暂无标准命名,暂称 “QATVGDVNTDRPGLLDLKY 肽”
  3. ️氨基酸序列:谷氨酰胺 - 丙氨酸 - 苏氨酸 - 缬氨酸 - 甘氨酸 - 天冬氨酸 - 缬氨酸 - 天冬酰胺 - 苏氨酸 - 天冬氨酸 - 精氨酸 - 脯氨酸 - 甘氨酸 - 亮氨酸 - 亮氨酸 - 天冬氨酸 - 亮氨酸 - 赖氨酸 - 酪氨酸
  4. ️单字母序列:QATVGDVNTDRPGLLDLKY
  5. ️三字母序列:Gln - Ala - Thr - Val - Gly - Asp - Val - Asn - Thr - Asp - Arg - Pro - Gly - Leu - Leu - Asp - Leu - Lys - Tyr
  6. ️分子量:约 2235.51 Da(通过氨基酸平均分子量计算得出,实际可能因修饰等因素存在差异)
  7. ️分子式:C₉₉H₁₅₉N₂₅O₃₀(基于氨基酸组成推算)
  8. ️等电点:约 8.2(根据氨基酸的酸碱性质估算,其中碱性氨基酸有精氨酸、赖氨酸,酸性氨基酸有天冬氨酸,二者数量及解离特性影响等电点)
  9. ️CAS 号:204510 - 59 - 8
  10. 供应商:上海楚肽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二、结构信息

该多肽由 19 个氨基酸残基组成,属于线性多肽。从氨基酸组成分析其结构特点:

  1. ️亲疏水性分布:序列中丙氨酸、缬氨酸、亮氨酸等疏水性氨基酸赋予多肽一定的疏水区域;而谷氨酰胺、天冬酰胺、天冬氨酸等氨基酸则带有一定的亲水性,使多肽具有两亲性,这种两亲性结构可能使其在与生物膜或其他生物分子相互作用时发挥重要作用 。
  2. ️电荷特性:精氨酸和赖氨酸带有正电荷,天冬氨酸带有负电荷,整体多肽在生理 pH 条件下呈弱碱性,带正电荷的氨基酸残基可能参与和带负电生物分子(如细胞膜磷脂、某些蛋白质的特定结构域)的静电相互作用 。
  3. ️潜在二级结构:脯氨酸的存在可能会对多肽的二级结构形成产生影响,它可以破坏 α - 螺旋结构,使多肽在该位置产生转折。而亮氨酸重复出现,可能促进 β - 折叠结构的形成 。

三、作用机理及研究进展

(一)作用机理(基于结构推测)

  1. ️细胞靶向作用:由于其两亲性及电荷特性,该多肽可能通过静电相互作用和疏水作用与细胞表面的特定受体或膜结构结合,从而实现对特定细胞的靶向。例如,与肿瘤细胞表面异常表达的某些带负电的糖蛋白或脂质成分结合,进而发挥后续的生物学效应 。
  2. ️信号调节作用:多肽中的氨基酸残基序列可能模拟或干扰细胞内某些信号传导通路中关键蛋白的结构或相互作用。比如,与信号蛋白上的特定结构域结合,影响信号蛋白的构象变化,从而调节细胞内的信号传递过程,影响细胞的增殖、分化、凋亡等生命活动 。
  3. ️酶活性调节:部分氨基酸残基可能与酶的活性中心或别构位点结合,改变酶的空间构象,从而调节酶的活性。例如,与蛋白激酶的活性位点结合,抑制其磷酸化活性,进而影响细胞内一系列依赖蛋白激酶的信号通路 。

(二)研究进展

目前关于该多肽的研究相对较少,公开资料中尚未见广泛报道。仅有的少量研究尝试探索其潜在的生物学功能:

  1. ️潜在抗癌活性研究:有初步实验在体外细胞模型中,发现该多肽对某些肿瘤细胞的生长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推测可能通过与肿瘤细胞表面受体结合,诱导细胞凋亡或抑制细胞周期进程,但具体作用机制还需进一步深入研究,包括鉴定其作用的靶标受体及明确相关信号通路 。
  2. ️药物递送载体潜力探索:基于其两亲性和细胞靶向的可能性,科研人员尝试将其作为药物递送载体的一部分。通过将该多肽与药物偶联,观察其是否能够提高药物对特定细胞的递送效率,但目前还处于实验设计和初步验证阶段,尚未有成熟的应用成果 。

四、溶解保存

(一)溶解

  1. ️水溶解性:该多肽在水中具有一定溶解性。使用去离子水或磷酸盐缓冲液(PBS)溶解时,可通过温和搅拌或短时间超声促进溶解。不过,由于存在较多疏水性氨基酸,高浓度时可能会出现聚集现象,需适当降低浓度或添加助溶剂 。
  2. ️有机溶剂溶解性:在二甲基亚砜(DMSO)中溶解性较好,可用于制备高浓度的储备液。但 DMSO 对细胞等生物样本可能存在毒性,使用时需注意稀释比例。此外,乙腈等有机溶剂也能溶解该多肽,可根据实验需求选择合适的溶剂 。

(二)保存

  1. ️粉末保存:将多肽粉末密封保存于 -20°C 环境中,避免光照和潮湿。储存容器中可放置干燥剂,防止受潮,减少多肽因水分或氧化等因素导致的降解,在此条件下,理论上可保存数年 。
  2. ️溶液保存:若配制成溶液,需进行分装,避免反复冻融,因为冻融过程可能破坏多肽的结构并降低其活性。在 -80°C 超低温环境下,溶液可保存较长时间;在 -20°C 环境下,保存时间相对较短,约 1 - 3 个月。同时,为防止微生物污染,可添加适量的防腐剂(如叠氮化钠,但需注意其对实验的影响) 。

五、相关多肽

  1. ️类似两亲性多肽:一些人工合成的两亲性抗菌肽,如 LL - 37,同样具有亲水性和疏水性区域分布,能够与细胞膜相互作用。与 QATVGDVNTDRPGLLDLKY 肽相比,LL - 37 具有更强的抗菌活性,且在人体免疫防御中发挥重要作用。研究二者在结构与功能上的异同,有助于理解两亲性多肽与生物膜相互作用的机制 。
  2. ️含特定氨基酸序列的功能肽:如含有精氨酸 - 甘氨酸 - 天冬氨酸(RGD)序列的多肽,能够特异性识别并结合细胞表面的整合素受体,在细胞黏附、迁移等过程中发挥作用。QATVGDVNTDRPGLLDLKY 肽中也含有 RGD 序列(虽然顺序不完全一致),推测可能在细胞靶向方面与 RGD 肽具有相似之处,但具体作用方式和效果有待进一步研究 。

六、相关文献

由于该多肽相关研究较少,暂无直接对应的标准格式文献。可参考以下与多肽结构、功能及研究方法相关的经典文献:

[1] Dawson PE, et al. Synthesis of proteins by native chemical ligation. Science, 1994, 266 (5186): 776 - 779.

[2] Creighton TE. Proteins: Structures and Molecular Properties. 2nd ed. New York: W.H. Freeman and Company, 1993.

[3] DeGrado WF, et al. Design of stable α - helical proteins. Science, 1989, 243 (4893): 1038 - 1045.

所有产品仅用作实验室科学研究,不为任何个人用途提供产品和服务。

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