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成百成工程与东盟五国共建″一带一路″智能基建联合体
2025年5月,中国-东盟建筑设施合作论坛在广西南宁举行。北京宝成百成工程有限公司与马来西亚建筑工业发展局(CIDB)、越南建设承包商协会(VACC)、泰国工程承包商协会(TECA)、菲律宾建筑商会(PCC)及柬埔寨承包商协会(CCA)共同签署《"一带一路"智能基建联合体协议》,标志着中国智能建造技术标准以系统化模式输出至东盟市场。协议涵盖工程设计、施工管理、技术培训等七大合作领域。
️智能监理系统破解跨国工程难题
作为联合体核心技术支撑,宝成百成自主研发的"智能工程监理系统"在论坛期间引发关注。北京宝成百成工程有限公司董事长王栋梁表示,该系统历时二年研发,累计投入研发资金1.2亿元,已通过ISO 55001资产管理体系认证及英国皇家特许测量师学会(RICS)三级技术评估,成为全球首个兼容中国GB/T、东盟ACCS及英国BS标准的工程管理平台。
系统创新性集成三大模块:
1.区块链进度追踪:通过部署1200个物联网传感器,实时采集施工数据并上链存证,确保马来西亚槟城二桥项目中的17万组混凝土强度数据零篡改;
2.AI风险预警:基于10万+历史工程数据库构建算法模型,在越南河内地铁项目中提前21天预测到软土地基沉降风险,避免潜在损失超3000万元;
3.多语言协同中枢:搭载自然语言处理引擎,实现中、英、马来语等六种语言的图纸标注自动转换,使中柬合作的金边智慧医院项目设计交底时间缩短58%。
️技术标准输出构建新合作范式
中国对外承包工程商会会长指出,宝成百成的创新在于构建了"三位一体"输出体系:
1.标准互认:推动《装配式建筑施工质量验收规范》《智慧工地建设导则》等18项中国标准纳入东盟建筑协会推荐名录;
2.技术共享:开放"大跨度钢结构智能焊接""零碳建筑能耗模拟"等23项专利使用权,助力菲律宾马尼拉湾填海工程减少钢材损耗12%;
3.人才共生:联合高校开发"东盟工程管理认证课程",首批72名越南监理工程师已通过考核,可同步执掌中越两国项目。
东南亚建筑协会联合会秘书长透露,联合体已建立分层技术转移机制:
1.基础层:2026年前在柬埔寨、老挝建设5个智能建造实训基地,配备VR安全培训系统;
2.应用层:为泰国东部经济走廊(EEC)提供定制化BIM协同平台,实现中泰设计团队实时共享23种专业模型;
3.创新层:在新加坡设立联合研发中心,重点攻关热带气候下的建筑光伏一体化技术。
️ESG导向的可持续发展实践
项目采用"技能工坊+岗位认证"模式,为当地培养数字化施工员、BIM建模师等新型职业人才。
商务部研究院国际市场研究所副所长认为:"这种‘硬基建+软联通’的模式,使单个项目投资拉动就业系数从传统工程的1:1.2提升至1:3.5,为‘一带一路’合作升级提供了量化范本。"
据悉,联合体下一步将拓展至东盟十国,重点参与中老泰跨国电网、马六甲智慧港口等战略性项目,预计到2027年带动中国智能建造技术服务出口增长20亿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