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击深圳无人机展 | 多个黑科技产品打破行业“结界” ,eVTOL市场规模2026年将突破百亿元
每经记者:黄婉银 孔泽思 每经编辑:董兴生
5月23日,在深圳举行的第九届世界无人机大会展馆入口,获得全球首张无人直升机型号合格证的联合飞机TD550矗立在正中央,引来参观者纷纷打卡。这架约4米长的无人直升机似乎也在告诉外界,无人机不仅在于小型化,也在持续大型化,甚至从无人走向载人,一款无人机可以应用在多种出行场景。
2024年全国两会,“低空经济”被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也被视为经济新增长引擎。许多地区“向天发展”的热情高涨,政策和资本也加足马力,这也使得今年的世界无人机大会及相关无人机展会备受瞩目。
从2017年开始,深圳已经举办了八届世界无人机大会。与本次第九届世界无人机大会同期举办的,还有“第二届国际低空经济与无人系统博览会、第十届深圳国际无人机展览会”(以下简称“UASE无人机展”)。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在展会现场看到,几乎每个展馆都挤满了人,其中不少都是外国友人。一位外国面孔的男士在工作人员指导下,兴奋地走进了一个外形酷似UFO(飞碟)的无人机座舱,随后竖起了大拇指。
参展企业同比增加超300家,多家无人机企业亮出“黑科技”
深圳作为“无人机之都”,拥有上中下游全产业链,整机制造及链上企业2000多家,产值超过1000亿元,占有全球70%的消费类无人机市场、40%工业级无人机市场份额。
本届UASE无人机展聚焦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成果,展示低空智能制造、无人机、eVTOL、人工智能机器人、无人系统、智能无人车、无人船、芯片、航空模型、低空飞行服务以及无人系统全产业链等热点领域的最新产品及最新技术。与上届相比,本届展览面积增加31000平方米,增长88.6%;参展企业增加366家,增长76.3%。
从行业头部企业到成立不足一年的新兴企业,参展商都纷纷亮出各自的看家本领。记者在现场看到,不少参展商的展位上都准备有英文资料,以及具有商务英语沟通能力的工作人员,在多个展位都能看到外国面孔的参观者。
一位来自智利的参观者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他首先要了解一下目前最前沿的无人机技术类型,看看如何能在这方面寻求合作,最终根据其需求找到合适的采购项目。他希望中国的科技产业持续发展,来帮助大家迎接新的变化和挑战。
外形酷似UFO的“飞碟”无人机被参展商称作“全球首款载人飞碟”,其配备了一体式玻璃座舱罩,有360度观景视野,主要应用于观光旅游与广告表演领域。
图片来源:每经记者 黄婉银 摄
展会现场还有最大起飞重量1.4吨、最大任务载荷650kg的无人直升机全球首发亮相。这款无人机既可载物,也能载人,可作为“空中120”,能运载伤员1名,医护人员2名。
一款舰载折翼版无人机方舱也吸引了不少人围观,其可以一次放置4架固定翼无人机,机库内内置通信天线,可实现无人机机组快速部署。另外,还有最新无人机侦测反制产品、续航160分钟的氢动力无人机、大疆车载自动化无人机等产品亮相。
2026年eVTOL市场规模将突破百亿元,市场竞争日趋激烈
eVTOL正以“飞行汽车”之名突破技术临界点,辐射至农业、物流、消防、应急、基建、工程、电力等多个场景。其不仅在中国,也在全世界范围内引起了研发、制造、应用热潮,成为国际航空科技创新的新赛道。
本次展会上,最受关注的产品也多是无人驾驶载人eVTOL。
创立不到一年的蜻蜓翼行(杭州)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蜻蜓翼行”)今年是首次参展,首发展示一款可载5人的倾转机翼载人eVTOL(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
蜻蜓翼行一名管理层在接受记者现场采访时表示,当下无人驾驶载人eVTOL领域已经可以说是竞争激烈,但这个方向是未来空中交通的大趋势之一,而且中国的消费市场很大,也有不同的应用场景。
据“2025第九届世界无人机大会暨国际低空经济与无人系统博览会/第十届深圳国际无人机展览会”组委会消息,全球已有超300家eVTOL企业。2023年中国eVTOL市场规模10亿元,主要集中在华南、华东、华北地区;2024年市场规模增至20亿元,预计到2026年将突破百亿元。
图片来源:每经记者 黄婉银 摄
蜻蜓翼行本次首发亮相的倾转机翼载人eVTOL载重450kg、航程200km、巡航速度240km/h,虽还在商业化早期阶段,但上述公司管理层透露,产品已接获约上百个意向订单。
齐飞航空科技(苏州)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齐飞航空”)在载人eVTOL商业化进程上走得更快。近期,齐飞航空全球首款面向超大城市群正向开发的全尺寸5座载人eVTOL新产品W280已下线。
在展会现场,齐飞航空副总裁彭立武告诉记者,在航空领域,有时技术应用的核心逻辑并非单纯追求“高尖端”或“绝对领先”,而是更注重系统的稳定性与成熟性。尤其是涉及载人场景时,安全等级需达到“10⁻⁷至10⁻⁹”的事故概率标准(即每百万次到十亿次飞行中仅允许1次事故)。航空领域更倾向于采用全球范围内经过长期验证的成熟技术,遵循“稳扎稳打”,结构越简单、越稳定,系统可靠性越高。
每日经济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