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机执法,成都首批城管“飞行员”即将持证上岗
5月23日上午,成都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总队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操控员训练结业仪式在四川翔彭智航二号基地举行。
本次集中训练为期19天近160学时,通过开展理论教学、模拟演练和实操训练,围绕超视距飞行资格与视距内飞行资格认证相关要求,12名来自市城管执法总队各支队的学员熟练掌握了无人机法律法规、飞行操控、数据采集、影像分析、应急响应等核心内容。他们将在获得中国民用航空局颁发的《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操控员执照》后正式“上岗”,成为全市城管领域首批认证“飞手”,依法开展低空领域城管执法巡查作业。
此次培训,是全市城管系统落实科技赋能、智慧执法的重要举措,也是提升城市管理精细化、智能化水平的关键一步,标志着成都城管执法迈入“空地一体、数智融合”的新阶段。
全市城管系统将积极创新探索“地面检查+空中巡查”的监管模式,在具体工作中,通过无人机的“空中视角”,实现对高层违建、楼顶广告、占道经营、渣土裸露、露天烧烤、夜间施工监测、餐饮油烟排放、建筑垃圾非法倾倒等问题的智能识别,构建全方位立体式巡查体系,大幅提升执法效率和管理精度。同时,依托成都市综合行政执法智慧平台,建立“空中发现-AI分析-平台派单-地面处置-数据归档”的全流程执法模式,实现城管执法全链条闭环,在重大活动执法保障、市容秩序维护、突发事件应对等过程中,快速构建空中指挥网络,实时回传高清影像辅助决策,高效保障城市运营安全。
下一步,市城管执法总队将持续扩大持证“飞手”队伍规模,力争组建30人左右的专业队伍,充实更多优秀的“空中执法”力量,持续创新“空中执法”新场景,让无人机成为穿梭城市楼宇间的“城市管家”,守护城市管理的“空中哨兵”,推动城市治理更科学、更高效、更智能,为全市城乡人居环境“净、优、亮、美”专项行动注入“科技+执法”新动能,为成都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城管执法力量。
编辑:文博雅 责编:高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