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出圈”的张辰亮、风羽酱等,他们凭什么?

2025-05-24ASPCMS社区 - fjmyhfvclm

11月26日,B站与中科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联手发起的“格致科学传播奖”评选结果终于揭晓。此奖项的年度创作者奖项吸引了诸多UP主的关注,其中不乏一些出圈的创作者,如“芳斯塔芙”、“风羽酱-sdk”和“无穷小亮的科普日常”。这些因其独特内容和风格而迅速蹿红的UP主中,最引人注目的便是长着四方脸、留着络腮胡、说着京片子的“无穷小亮”了。为什么这些UP主能够突破圈层,获得如此高的关注呢?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还得追溯到2004年。

2004年,张辰亮,也就是如今的“小亮”,被《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的青少年版《博物》评选为“博物少年”。那时,他仅仅是一个16岁的少年。成功荣膺“博物少年”后,小亮如同“别人家的孩子”,顺利考入了理想的大学,并且在18岁时创办了南京农业大学昆虫协会,担任副会长。从此,他走上了研究昆虫等小动物的道路,深深地迷上了这个领域。

到了2010年,22岁的小亮开始在中国农业大学攻读硕士研究生,专攻半翅目昆虫,尤其是臭屁虫的研究。同时,他也进入《博物》编辑部实习,后来顺利加入了杂志社工作。这一切标志着他正式踏入了媒体行业,而这一切,也为他后来的科普创作和B站的成功奠定了基础。

除了对昆虫的浓厚兴趣外,小亮还有另一个显著特点,那就是热爱网络。闲暇时,他总是沉浸在网上,尽管大多数时间他浏览的内容依旧是各种昆虫相关资料。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从“小亮”变成了“大亮”,业务水平日益精湛,最终成为《博物》杂志的副主编。面对传统媒体向网络媒体转型的关键时期,他更是担任了中国国家地理融媒体中心的主任。这一时期的小亮,已经实现了自己理想中的完美生活,他将对昆虫的热爱与互联网紧密融合。对于他而言,上网看昆虫不仅是兴趣,也是工作,而他这样做,理所当然地被认为是“敬业”的表现。

但在看昆虫的过程中,小亮逐渐意识到一个问题:信息时代带来的信息爆炸也伴随着各种网络谣言,尤其是在昆虫领域。出于科普的初衷,小亮开始在网络上帮助大家辨别各种不明生物。起初,他仅通过文字进行科普,但很快发现文字的表达已不够生动有力。于是,他加入了图片,之后,视频成为了他科普的主要方式。为了提高科普效果,他开始对视频和图片进行专业的技术处理,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

随着在B站的逐步发展,小亮的科普工作开始变得更加有趣和生动。其最具代表性的系列节目“水猴子”便深受观众喜爱。“水猴子”并不是猴子,而是中国民间传说中一种栖息在水中的生物。由于其外貌与猿猴相似,被称为“水猴子”。在这个节目中,小亮常常揭穿大家误认的“水猴子”,比如某些指猴或猴形水藻被误认为是“水猴子”。他做的“水猴子”科普工作不仅消除了误解,还成为了网友们津津乐道的话题,B站的互动机制使得他与观众们形成了强烈的互动,带动了他个人品牌的增长。

当小亮的知名度逐渐上升时,他并未因此而自满,而是意识到自己肩负的责任更加重大。于是,他决定制作一些更具深度的系列节目,并付出了许多努力。最终,他凭借《一条溪流上的特有种王国》获得了的认可。这期节目对他而言意义非凡,也标志着他在科普领域的转型。节目中的小亮走访了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探访了吊罗山上隐藏的特有种王国。在这条溪流里,小亮带领观众认识了那些通常被忽视的小生灵,并且以生动有趣的方式介绍了这些物种。通过实物讲解,他让复杂的科普知识变得更加生动有趣,观众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到了知识。

在讲解的过程中,小亮不会简单照本宣科,而是像和朋友聊天般娓娓道来。他介绍溪流时,称:“瀑布把森林里的清新空气砸进溪流,水温降低,水流富氧,逐渐演化出了许多特有的好氧鱼类。”他还展示了仅在中国才有的保亭近腹吸鳅,向粉丝们展示了如何保护这种极为稀有的鱼类。他的每一句话都充满了深度和感召力,让人听得如痴如醉。正因如此,他在B站赢得了800万粉丝。

然而,小亮只是B站众多优秀UP主中的一员。近年来,随着中视频的崛起,越来越多的创作者在平台上“火出圈”。其中,像“风羽酱-sdk”这样热衷于记录极端天气事件的UP主,也凭借其独特的内容吸引了大量关注。风羽酱-sdk通过记录台风、雷暴等特殊天气现象,帮助大家提前预警并防范极端天气,其工作为气象研究做出了贡献。

还有“星球研究所”,他用三年时间打磨出《中国从哪里来?——以地理的视角》系列视频,深入浅出地讲述了中国的地理演变历程。他通过动画的方式,把枯燥的教科书知识变得生动有趣,帮助观众理解板块运动如何造就中国的伟大土地。

这些UP主的作品不仅推动了科普知识的普及,也为观众提供了值得反复观看的内容。随着B站知识区的逐步发展,越来越多的优秀创作者涌现,涵盖了生物、医学、历史、文学等多个领域,为广大网友提供了更加多样化的科普内容。

2025年,B站上线了知识区,并在短短一年内实现了创作者数量的92%增长。如今,已有近2亿用户在B站浏览知识类内容,5000多名教师入驻,视频内容的丰富程度和专业性也不断提高。知识区不仅是一个视频版的“十万个为什么”,更是一个逐步提升民众科学素养的重要平台,为社会的发展贡献了力量。

随着科技知识的普及,B站的知识区将继续发挥重要作用,推动社会更加科学、理性地思考和应对挑战。而这一天,显然已经在不远的未来到来。

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