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视与神成】十万八千与近在眼前,灵山本就在每个人的心中

2025-05-23ASPCMS社区 - fjmyhfvclm

当然,为了便于对比,我们这里假设B的行为中不包含有情感之外的过多纯精神性的内容,但实际上即使是A的行为之中也会有精神性的因素参与其中,只是少得可以忽略不计,B的行为显然包含有更多的精神性因素且会呈现出种种过渡性质,而C既然是更高层次的欣赏活动,则其实际上是可以兼容或包含B的各种活动的。

但即使承认这些情况的存在,A、B、C三者之间仍然是有着本质区别和实际距离的。三者之间的距离就像唐僧赶赴灵山,往远了说有十万八千里,往近了说则就在脚下眼前,因为灵山本就在每个人的心中,所以B如果耽于B,则终将不能至于C,而A如果顿悟,则其不但能超过B,甚至能超过C。

到这里事情似乎已经分析清楚,那就是人们观察事物时可以分为用眼看(我们称为“以目视之”)和用心看(我们称为“以心视之”)。一方面,用眼看是用心看的基础,就像感性经验是理性认识的基础。另一方面,用心看要远比用眼看更高和更重要,就像珠宝要装在盒子里面,但重要的是珠宝而非盒子。

然而简单想一想便会发现,实际上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几乎从来没有停止过用心看,人们看到一个新的事物便会在心中对其进行各种分析判断,这其实就是在用心看。学生在课堂上盯着黑板思考问题是在用心看,思绪神游天外也算是一种用心看。即使一个人闭上眼睛,也阻止不了各种事物的影像飘荡在脑海中,这仍然属于用心看。但这些种种不同的用心看是否都达到了某种精神的高度或者说看到了某种未见的真实呢?答案显然是否定的。

注:本文根据大愚观点整理

本文为《东西方美学参证》系列文章之109

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