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兴:2025年C+L一体化光网络解决方案技术白皮书
今天分享的是:中兴:2025年C+L一体化光网络解决方案技术白皮书
报告共计:24页
《中兴:2025年C+L一体化光网络解决方案技术白皮书》核心内容总结
一、发展趋势:智算驱动与产业链成熟
随着云计算、大数据、AI等智算业务的爆发,全球网络流量尤其是AI相关流量激增,预计到2030年AI流量将成为主导,推动网络向高带宽、低时延转型。作为算力网络的底层支撑,骨干传送光网络面临容量、速率及能耗的多重挑战,C+L一体化方案通过扩展C+L波段全波段调频能力,成为应对数据洪流的关键技术。
高速光模块需求呈现爆发式增长,400Gbps以上光模块出货量从2023年的640万个预计增至2025年的3190万个,年增长率达56.5%。相干光模块在长距传输中的应用持续增加,推动光层系统向C+L一体化演进以简化组网结构。
C+L一体化系统的商用依赖产业链成熟,其演进分为WSS一体化(2024年下半年商用)、WSS/OTU一体化(2025-2026年)、全器件一体化(2027年后)三阶段。当前处于第二阶段,一体化WSS已规模商用,OTU一体化技术突破在即,EDFA一体化因技术瓶颈尚未成熟。
二、关键技术:器件与系统优化
1. C+L WSS一体化
作为光交叉核心器件,一体化WSS通过光路(增加棱栅线数、优化透镜)和算法(提升LCOS分辨率)解决通道带宽窄化问题,支持12THz全波段调度。当前OXC架构已实现WSS一体化与OA分立集成,未来将向全器件一体化演进,提升节点调度维度至40维以上,支撑绿色节能目标。
2. C+L OTU一体化
中兴通讯推出的800G C+L一体化可插拔光模块,采用5nm DSP芯片、薄膜铌酸锂调制技术及nano-ITLA封装,尺寸减少60%、功耗降低68%,支持C6T+L6T全波段240波可调谐,满足400G/800G及未来1.6T传输需求,助力降低网络建设与运维成本。
3. 多波段自动功率均衡(APO)
针对C+L系统中SRS效应导致的功率偏移问题,APO通过复用段层(补偿波段间/内功率不平坦)和通道层(调节WSS衰减)实现动态功率优化。在EDFA合一阶段,APO需同步调节C/L波段增益,虽面临自由度减少挑战,但仍能保障光信噪比均衡。
三、技术进展与应用实践
标准层面,国际组织(ITU-T、OIF等)与国内CCSA正推动400G/800G相干模块及C+L扩展频段标准化,中兴通讯参与多项规范制定。产业端,一体化WSS已商用,OTU模块进入规模应用阶段,EDFA一体化仍处技术探索期。
应用试点方面,中兴通讯在全球范围开展验证:助力Turk Telekom实现跨欧亚大陆1.6T方案验证,联合中国电信完成80波800G现网试验,验证全波段调度与波长恢复能力,波长切换时间约30秒,为商用奠定基础。
四、未来展望:市场与技术演进
市场部署上,存量网络可先引入C+L一体化OXC与光模块,逐步升级至全波段调度;新建网络可直接采用一体化方案,平滑演进至800G/1.6T。技术层面,C+L一体化EDFA作为终极形态关键器件,需突破铒铋共掺光纤等技术瓶颈,预计2027年后商用。
C+L一体化光网络通过频谱资源整合、器件集成与智能调度,为未来超高速光传输网络提供了高效灵活的解决方案,将持续推动通信产业向绿色化、智能化演进。
以下为报告节选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