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平台 | 基因序列锚定率高达98.24%!我区大豆技术创新中心新突破
(来源:创新内蒙古)
近日,自治区大豆产业技术创新中心在大豆基因组学研究领域取得重要突破,成功构建“蒙豆1137”参考基因组,序列锚定率高达98.24%,突破了大豆分子育种关键技术瓶颈,基因组组装质量居国内前列,为高产抗逆大豆新品种选育提供重要理论支撑。相关成果发表于国际顶级期刊《理论与应用遗传学》。
自治区大豆产业技术创新中心科研团队通过精细比较分析,鉴定出115个特有抗病基因,并首次揭示调控大豆株型半矮化的关键基因PH13的优势单倍型,为培育抗倒伏、株型紧凑的高产品种提供了核心遗传靶点。该成果有利于加速抗病、抗逆性状定向改良,释放增产潜力,推动单产提升。目前,团队已启动抗线虫、耐盐碱等性状的分子标记开发,有望进一步推出定向改良升级版新品种。
自治区大豆产业技术创新培育的“蒙豆1137”连续三年入选国审大豆主导品种,凭借其广适高产、优质多抗等突出特点,2025年再次入选农业农村部农作物优良品种推广目录。当下,“蒙豆1137”品种已在全国推广超1000万亩。2024年阿荣旗测产数据显示,实收45.18亩,单产达296.89公斤/亩。该品种的选育和推广,为地方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作出了积极贡献。
“中心将联合优势单位,搭建‘基因编辑+智能设计’育种技术平台,着力攻克大豆育种效率低、周期长等技术难题。”自治区大豆产业技术创新中心主任王景顺表示,中心将积极推动基因组成果与栽培技术、数字农业深度融合,依托“蒙豆 1137”示范基地开展田间验证,实现技术成果转化;联合农垦、合作社为农户提供“品种+技术”定制服务;加强国际合作,共建全球大豆遗传资源库,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持续注入强劲动能。
(来源:自治区科技厅创新平台建设处 自治区大豆产业技术创新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