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墙视界丨不做品牌会毁了中国汽车②:谁也不是谁的救世主

2025-05-21ASPCMS社区 - fjmyhfvclm

"

热爱需要表达,表达过了就是表演,表演是一种专业的技能。

"

消失了一段时间的雷军要全面复出了,因为下一款新车要发布了。大人物出场要预热,要保证掌声雷动而不是臭鸡蛋横飞。

所以,无论是微博发声卖惨,还是三个“没想到”的反思,都是要急切的表达,那个高速爆燃的事要翻篇了,小米汽车要重整旗鼓再出发了。只是屋漏偏遭连夜雨,从假风道到翼子板翘边,从质量排名垫底到退订潮,小米汽车的负面信息一浪接一浪,只是换了一种风格继续爆屏热搜。

能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真正的原因是各大社交平台涌动的流量需要雷军,你夸雷军有流量,你骂雷军也有流量。雷军做对了什么,还是做错了什么,其实并不重要。这是包括雷军在内,包括各种互联网公司,包括你我他共同创造的舆论生态,你改变不了,也挣脱不了。

只是不少善良的消费者,他们真的认为雷军是无所不能的神。针对4.2万元选装碳纤维双风道前舱盖的用户,小米推出了锁单用户赠送2万积分的诚意。️就像一名小米的用户说的,我不在乎2万积分,我只是想问,这是真的吗

这就像小品《主角与配角》中,陈佩斯说朱时茂:“没想到你这个浓眉大眼的也叛变革命了”。朱时茂要不要叛变革命是角色扮演的需要,就像雷军是青年导师还是满嘴跑火车也是平台流量的需要,他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生意人。他也会吹牛,也要王婆卖瓜自卖自夸,所以消费者就不要跪了,你是捡漏了还是被割韭菜了,都是一次正常的消费,没必要顶礼膜拜。

这几年,大家耳朵被磨出茧子的一个词是互联网思维。互联网思维对各行各业最深刻的改造就是所谓的一切以用户为中心。这句话和之前汽车企业爱说的“顾客是上帝”是一个意思。但是,随着智能电动汽车迎合资本的需要,实现更大的估值,用销售额、利润率都达不到,于是车企对全生命周期的“用户资产”趋之若鹜。

什么是全生命周期的用户资产?简单来说就是潜在客户、保有客户乘以购车款、维修保养费、周边服务消费、数据资产价值、传播价值等,才是一家汽车企业的新资产,️这个迎合资本市场的算法彻底改变了汽车行业的商业逻辑。于是,车企和用户的关系不再是简简单单的买卖关系。像雷布斯那样,一颦一笑都让米粉们尖叫是这种关系的最高境界,更多求而不得的品牌只能拼命讨好用户。

好几家车企的高管向我抱怨说,他每天都要花很多时间去回复用户千奇百怪的质问。因为众口难调,连做什么样的品牌活动,请什么样的代言人都被狂喷,身心疲惫,不厌其烦。就像一家新势力品牌的销售代表调侃说,直营店里的工作非常充实,就是没时间卖车。

一家车企的销售老总向我反思说,车企和用户的关系其实就像物业和住户的关系,每一家物业都会搞各种各样的活动,今天搞个跳蚤市场,明天再帮你磨个刀,但大多数住户其实在意的只是下水道堵了,停电停水了,物业能不能及时响应。️就像一位用户抱怨的,我只是买了你一台车,不是让你认个干爹,不要天天拿什么伴手礼,一顿破饭要我参加这参加那,我看不上,求求你,别烦我了。

这样的用户,你是不是会说,好心当了驴肝肺。当然,有大把时间陪你玩的用户也有,但绝不是主流。车企最大的使命是造好车,最好因为质量过硬连维修都不用。车企的用户口碑不是运营出来的,哪些花费大量人力物力搞出来的所谓KOC传播内容,只是为车企领导们量身定做的信息茧房。️或许你顶礼膜拜的核心用户只是一些群众演员

这种流行趋势下,写稿子做视频的媒体已经不招待见了。发布会、交流会上,上上座的是车主媒体。有的媒体人一年要买十几甚至几十辆新车,他们在每一个新车交付仪式上都是C位,眼含热泪,口吐莲花,表达着他们对这款新车的热爱。

热爱需要表达,表达过了就是表演,表演是一种专业的技能。这对那些埋头造好车的企业和对那些愿意真金白金购车的用户是一种亵渎。

️所以谁都不要跪了,车企和用户是平等的,谁也不是谁的救世主。只有在一个平等的关系中,汽车企业才能长出对工业,对科技,对品质的敬畏之心,中国汽车才能拥有品牌发育、生长的土壤。

️本文仅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水滴汽车立场

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