麒麟8020初体验,华为nova14Ultra配置封神,影像打爆同价位
说真的,这次华为nova14系列的处理器配置,完全打了外界一个措手不及。
原本大家都在猜会用麒麟8010甚至麒麟9010,但等发布会一落幕,真相才揭晓:标准版nova14继续用老熟人麒麟8000,Pro和Ultra则首发麒麟8020。
这一波操作,乍一看有点不够惊艳,实则暗藏玄机,尤其是麒麟8020这颗芯片,一经拆解就引起了不少业内人士的关注。
我第一时间去看了著名拆机博主杨长顺的上手拆解,麒麟8020的体积不仅明显比麒麟8000大,封装厚度也上来了,说明它并不是简单换壳。
而且它的核心架构和麒麟9020、9020A一模一样,都是1+3+4组合,只是主频做了一定程度下调,大核2.29GHz,中核1.30GHz,小核2.05GHz。
虽然参数上不如9020那样激进,但整体思路非常清晰:保留大部分性能,同时控制功耗和发热,为中端机型量身定制。
换句话说,麒麟8020几乎就是麒麟9020的“青春版”,但性能却已经摸到麒麟9010的门槛。更重要的是,这颗芯片支持北斗卫星图文、天通卫星通话,还有星闪、WiFi 7+、5.5G通信技术,妥妥的旗舰体验在中端下放了。
从实际体验上来看,nova14Ultra几乎可以视为“低配版Pura70 Pro”,但有意思的是,在影像这块,它反而做得比Pura70 Pro更激进:三颗5000万像素摄像头,分别负责主摄、超广角和潜望式长焦,全部支持RYYB传感器,还加上物理十档可变光圈,这配置可以说是把华为的家底又掏出一遍。
而且不得不说,麒麟8020虽然是降频版本,但带来的能效表现更稳。用户真正关心的“用起来到底卡不卡、热不热、续航够不够”,恰好是麒麟8020的强项。在中端市场,这种平衡反而比一味堆参数更有意义。
至于麒麟8010这颗芯片,估计就此“夭折”了。因为8020出来后,它在架构、性能和生态适配上已经更完整,没有继续分支8010的必要。而按照麒麟芯片的命名思路来看,后续Mate 80系列大概率直接上麒麟9030,高端路线继续走旗舰。
总的来看,nova14系列没有用传统的参数冲击力来博眼球,而是通过芯片调度、影像优化和通信能力下放,实现了整体体验的“实用旗舰化”。特别是nova14Ultra,把中端机做出了旗舰感,这一步确实走得聪明。
说回最初那个问题:nova14系列到底用的什么芯片?答案是一个意料之外,却又合情合理的选择。麒麟8020,可能不是最强,但却是这个价位段最聪明的处理器方案。
你们怎么看麒麟8020的实际表现?觉得nova14 Ultra这次配置够不够良心?欢迎留言,一起讨论这波芯片策略值不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