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碁掠夺者又又又出新Gen5固态了,玩的就是极速质价比天花板
从去年年底开始各大品牌存储厂商就开始发力Gen5产品,老王我也赶了个大早,亲自上手测试了几款产品,有一说一,Gne5的SSD是真的快,不过发热也确实厉害,作为比较早一批上手用Gen5固态玩游戏的玩家,老王我体验到了超千兆读写的快乐,玩游戏时加载几乎可以忽略,更别提一些优化非常好的游戏,切换场景实现了无缝衔接。所以也就一直密切关注喜欢的品牌Gen5新产品。这不,国际顶尖电竞存储品牌宏碁掠夺者,新款掠夺者GM9就来了,再一次让我们这些游戏佬疯狂起来。
这个在电竞领域深耕二十余年的品牌,此次将Gen5固态的优势发挥到了极致,宛如给PCIe 5.0通道装上了矢量引擎。从《赛博朋克2077》夜之城的瞬间加载,到《艾尔登法环》地图无缝切换的丝滑过渡,那种数据洪流冲破传统SSD桎梏的畅快感,让每个操作都仿佛获得了时间暂停的特权。而这,仅仅是Gen5时代到来献给玩家的开场白。
简单看一下包装,其实还是延续了宏碁掠夺者系列的经典设计元素。
黑色风格中,又点缀了一些电竞风格的线条和文字,不过老王我更关心的就是包装上PCIe Gen5 x 4 M.2的字样,这才是游戏佬和科技宅的兴奋剂。
为了方便大家配套安装主板上的散热片,这次咱们宏碁掠夺者GM9自带的石墨烯碳复合铜箔散热贴是和固态硬盘分开的包装的,当然咱们也是可以自行贴上散热贴使用,这点就看大家使用时的散热需求了。
抛开Gen5固态的速度问题,其实大家更关心的就是高强度使用时的发热问题,老王我说实话,之前发布的Gen5产品发热量是真的不低,但并没有比满速的Gen4产品高多少,不过依旧推荐大家安装散热面积更大,导热更快的散热马甲使用,这款产品的性能优势会展露的更明显。
主控方面采用了联芸的旗舰MAP1806A,这是一款旗舰级的Gen5主控,核心频率达到1GHz,而且采用DRAMLess架构,实际使用功耗还要更低。关键是性能方面,8通道4CE的设计,NAND接口速率最高可以支持到3600MT/s,理论可以让SSD的顺序读取速度达到14800MB/s,顺序写入速度达到14200MB/s。
掠夺者GM9还采用了HMB机制(主机内存缓冲技术),再搭配SLC Cache智能缓存技术,进一步优化突发写入性能。宏碁掠夺者GM9全系都是单面存储颗粒设计,这种结构在物理层面功耗和发热就会相对更低,也更适合游戏主机和笔记本电脑等进内部紧凑对温度控制严苛的设备使用,整体上这款Gen5固态的速度、稳定性和适配性是相当平衡额,我都想把PS5上加装的1T固态给它换掉了,要是换上掠夺者GM9,速度一定远超索尼官方要求的最低读写速度数倍。
朋友们入手Gen5固态之前,一定要关注一下自己的主板是不是有支持PCIe 5.0的M.2硬盘位,即使是支持Gen5固态的主板,安装前也要先看一下主板说明书,避免把咱们的高速固态安装到了低速通道上。
说回正题,老王我最近用的电脑配置如下,基本还是能够跑满这块高速SSD的。
CPU:AMD RYZEN 7 9700X
主板:华硕B650M Plus重炮手
内存:DDR5 6000C28 16*2
显卡:RTX 3090OC
电源:PHANTEKS追风者AMP GH白金牌1000W白色全模组电源
操作系统:Windows 11 专业版 24H2
这次我入手的是2TB的版本,实际容量达到了1907GB,完全符合行业标准,像老王我这样的游戏控,大概可以安装12-15款3A大作了。
先测一下速度,空盘状态下直接上CrystalDiskMark,可以看到随机读写速度分别达到2012K IOPS和1484K IOPS,与官方纸面参数的2000K IOPS、1500K IOPS保持一致,没有虚标。
再用TxBENCH测试一下顺序读写速度,宏碁掠夺者GM9也是非常给力,顺序读取速度14827MB/s,顺序写入速度11809MB/s,都超出官方给到的14500MB/s和11000MB/s,看样子宏碁还是相当保守啊。
但我们不仅要测试空盘的数据,还是要看看不同容量状态下的写入和读取是不是会有衰退。实测在半盘状态下,宏碁掠夺者GM9用CrystalDiskMark测得的读写速度也都和空盘状态无异,达到了14837MB/s和11276MB/s,老王我还是非常满意这块Gen5固态的性能表现的。
即使在满盘状态下,读写速度依旧高效稳定,平均都是Gen4旗舰产品的两倍有余,所以大家看到这,应该不担心容量虚标和速度因为容量增加而衰退的问题了吧。
而且老王我还在这样满盘的情况下,查看了固态硬盘的温度,用我主板的马甲的前提下,温控还是非常优秀的,45℃绝对在这个28度的室温情况下算得上是低温了。温控做的好,自然咱们也就不担心什么高温降速掉盘的情况出现,安心用就好,这块Gen5固态能给到我们最大程度的稳定耐造。
再来用ATTO Disk Benchmark跑一下,对于琐碎的小文件传输,掠夺者GM9表现也可圈可点,从512KB大小的文件开始,读写速度就稳定在了13.7GB/s和9.5GB/s。应对工作文件整体备份或迁移的情况,这速度大家看了还是否满意。
来到PCMark10的数据盘基准测试,这块固态硬盘也是一点都没掉链子。掠夺者GM9的总和得分达到了5755分,这是要高于Gen5固态的平均水平的,当然这肯定要比Gen4的固态高的多,有两倍还多一些。原来存储文件,可能需要一个小时的情况,现在不到半个小时就能搞定,就问你是不是节省了我们很多时间。
在游戏中的表现,自然也是不用多说。老王我玩单机游戏的时候,从点开游戏,提存存档,再到Loding,最后进入游戏看到游戏画面,整个过程丝滑的就像游戏预先加载一样,比起原来用低速SSD玩游戏要快很多,几乎不需要太多的等待时间,游戏体验也大大提升。
玩经典的《赛博朋克2077》,宏碁掠夺者GM9也能帮助游戏体验显著提升,不仅是游戏加载,或者是场景切换,就算是每次进入超梦,离开超梦都特别的高效,减少了等待的时候,其实就是在同样时间下增加了游戏时间,这种用Gen5固态偷时间的感受真的是爽。
当然,优秀高速的固态硬盘,在我们日常剪辑视频的时候也会发挥妙用,视频加载、渲染、导出速度都有明显的提升,提高工作效率,真的不是随便说说的。
尤其是要大量从存储卡或者其他设备复制素材的时候,Gen5的掠夺者GM9也能帮助我们节省时间,最后发现除非是从Gen5固态复制到Gen5固态,不然其他需要拷贝的存储设备自己才是传输速度瓶颈。
就算是在这么大强度的使用状态下,掠夺者GM9还依旧保持冷静,随手用温枪测了一下,散热马甲外部温度也就43.8℃,和这个超级炎热的夏天比起来真的是非常的克制了。
经过这一段时间的高强度使用,掠夺者GM9还是完全展示了自己的硬实力的,2025作为Gen5固态元年,果真没有令人失望。在连续写入超过1TB素材的极限场景下仍能保持高效稳定的输出,配合SMART自检测报告技术、ECC纠错码等众多技术,同时保证了速度和可靠,这种兼具爆发力与持久性的表现,彻底改写了高性能存储设备的评判标准。
对于追求零等待加载的硬核玩家、需要处理8K视频的创作者,或是时常搬运设计图纸的工程师,这柄数据利刃都能游刃有余地劈开效率瓶颈。当3A游戏开场动画还未播完就已载入主界面,当4小时拍摄素材的转码时间缩短至一杯咖啡的间隙,你就会明白——存储革命的浪潮中,掠夺者GM9正是那把打开次世代体验的钥匙。
喜欢我的推荐,一定要️一键三连哦,我是老王,你们生活好物的搬运工,下回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