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对“两弹一星”事业的巨大贡献——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30周年特别专题

2025-05-17ASPCMS社区 - fjmyhfvclm

毛泽东对“两弹一星”事业的巨大贡献

——《祖国》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30周年特别专题

宋志娇

1960年5月,毛主席亲自视察中国自行研发的首枚探空火箭,在上海亲眼见证了这一伟大成就。

在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我国面临物质和技术条件的双重挑战,却在极短时间内成功研制出了“两弹一星”,创造了举世瞩目的奇迹。此举不仅使我国跻身少数独立掌握核技术与空间技术的国家行列,也使我国在某些核心技术领域走在了全球前沿。这一过程凝聚了无数科技工作者的智慧、青春、热血,乃至生命。他们以不懈的努力为祖国的大地镌刻下科技创新的丰碑,传承了“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勇于攀登”的“两弹一星”精神。如今,这一精神已成为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两弹一星”的成功研制,以及这股精神的形成,都离不开毛泽东同志的深远战略眼光和无畏前行的领导。

今年12月26日是毛泽东同志诞辰130周年的纪念日。为了缅怀毛主席对“两弹一星”事业的杰出贡献,本刊近日采访了中国社科院世界社会主义研究中心特邀研究员、红色文化研究会学术委员会委员以及“两弹一星”历史研究会顾问——“两弹一星”遥控遥测技术工程的奠基人之一葛叔平之子葛元仁。以下内容为本刊根据采访整理编辑后的文字。

1. 刻不容缓,强国防

早在抗日战争时期,毛主席便曾言道:“我们中华民族有同敌人血战到底的气概,具有自力更生的决心,能够在世界民族之林中自立的能力。”

近代中国,由于长期积贫积弱,缺乏强大的国防力量,成为了外敌觊觎的目标。毛主席深知,要让新中国屹立于世界之巅,必须拥有尖端科技和武器,尤其是核武器作为自卫的“核盾牌”。

毛主席作为无产阶级革命家,以超凡的眼光和远见卓识,为了打破帝国主义和修正主义的威胁,毅然决然地决定启动我国“两弹一星”计划。尽管当时我国经济困难,毛主席排除一切干扰,坚定不移地推动这一战略方针。正是他的决策,为我国提供了安全保障,也为我国日后的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使中国能够自信地迈入国际舞台,成为有分量的大国。

所有参与科研的科技工作者们,在毛泽东思想的指引下,打破了西方对我国的“核技术封锁”,依靠自力更生和创新精神,攻克了“两弹一星”中的多个技术难题。最终,依靠中国人民的智慧、勇气与信心,我们成功实现了自主研发核潜艇等重大科研成就,震惊了全世界。

早期的关键决策

1949年,毛主席首次访问苏联,观看了苏联的核试验纪录片。在回国途中,他便向同行者表达了要将这些核技术带回中国的意图。

1954年,毛主席亲自听取了西南发现的铀矿资源汇报,并在看过铀矿样本后表示:“我们有丰富的矿产资源,我们也要发展原子能。”

1955年,毛主席在中南海主持召开会议时,明确表示将积极探索核能应用,并要求立即启动对铀矿的进一步勘探工作,确保在未来能为国家的核能发展打下基础。

2. 攻坚克难,铸辉煌

为了加速我国核技术的研制工作,1962年11月,毛主席指示组建了由15位高级专家组成的中央战略武器研制专委会,周恩来同志亲自担任主任。在此期间,毛主席不断作出重要批示,推动核研究和相关技术的突破。

1964年,我国首次核试验成功,并且毛主席和钱学森密切讨论了远程导弹的研制计划,同时提出了“反弹道导弹”的战略构想,表达了中国要在技术上力求突破的坚定决心。毛主席强调:“有矛必有盾”,并指出,尽管这一任务可能需要十年、甚至更久,但最终一定能够攻克。

同年,中国成功进行了第一颗氢弹试爆,标志着我国核技术的进一步突破。毛主席提到,“原子弹要有,氢弹也要快”,并要求力争在1968年完成中国首颗氢弹试验。

3. 成果丰硕,谱华章

在毛泽东同志的直接领导和毛泽东思想的指导下,中国的“两弹一星”事业迎来了辉煌的成果:

- 1964年6月29日,“东风二号”中近程液体导弹首次飞行试验成功;

- 1964年10月16日,我国成功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提前5年实现了这一目标;

- 1965年5月14日,我国成功爆炸了空投原子弹;

- 1966年10月,中国成功进行了导弹与原子弹结合的飞行试验;

- 1967年6月17日,我国成功进行了TNT当量为330万吨的全威力氢弹空投爆炸。

1970年,第一颗中国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成功发射,标志着我国在空间技术领域取得了重大的突破。同年,首艘核潜艇也成功下水,成为中国海军的重要组成部分。

4. 结语

通过毛泽东同志的深思熟虑的战略决策和坚定的领导,我国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成功研制出“两弹一星”,形成了独立自主的核潜艇、导弹、卫星技术体系,这一成就不仅彰显了中国的科技实力,也使世界重新审视中国的崛起。

毛泽东同志的远见卓识和领导力为“两弹一星”事业的成功奠定了基石,若没有他的统筹规划与果敢决策,短短几年间的巨大突破将不可能实现。“两弹一星”精神如今已成为中国爱国主义精神的象征,激励着新时代的中国人为了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不断奋进。

人物介绍:

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