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控”们看过来!天津机床工业博物馆开馆啦!

2025-05-17ASPCMS社区 - fjmyhfvclm

16日上午,天津机床工业博物馆正式开馆,不仅为机床文化传承与展示搭建了全新平台,更以独特的工业文化魅力,为城市发展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成为承载工业记忆与文化传承的全新地标。

️七十年工业记忆:从“国家队”到“活化石”

️天津机床工业博物馆坐落在被列入第二批天津市工业遗产名录的天津市第一机床总厂️原址️,天津市第一机床总厂是新中国机床行业️“十八罗汉”之一,是齿轮机床行业的“国家队”。作为工业母机代表,是新中国工业发展的重要基石。

一机床创办后,始终坚持自主研发、技术创新,️1953年即研制出我国第一台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全齿轮IA62车床,1959年成立中国第一家齿轮机床研究所,先后研制出40多台国内首台、首创机床,使我国成为继美国、瑞士及前苏联之后第四个生产弧齿锥齿轮机床产品的国家,️是世界弧齿锥齿轮铣齿机研制最高水平三巨头之一,先后支援天津拖拉机厂、长江机床厂及二汽等国家重点项目。

2010年“津一”牌商标被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见证了新中国机床行业从无到有的过程,堪称新中国机床工业发展的“活化石”。历经七十余年,厂区依然保存有大量的建筑、构筑物、历史环境、机器设备及档案资料,是天津市目前保存最为完整的机床工业遗存。

️展馆亮点探秘:机床界的“明星阵容”

️天津机床工业博物馆由天津泰达城市综合开发投资集团倾力打造,依托天津第一机床总厂工业老厂房而建,是天津工业历史与科技发展的重要见证。

今年“5·18国际博物馆日”的主题聚焦“快速变化社会中的博物馆未来”。一机床厂经历了从老厂房到工业博物馆的蝶变,通过文化的集中展示唤醒工业遗产的“记忆价值”,让沉睡的机器成为城市更新的积极参与者,正是对这一主题的生动诠释。

博物馆完整保留了新中国初期的工业建筑风貌,以“机床为工业之母”为主线,通过回顾机床工业发展的历史脉络,全景展现了机床发展历程、天津工业记忆与中国制造的辉煌成就,完美再现了中国工业从自力更生到创新突破的壮丽诗篇。

博物馆常设展区1100余平方米,馆内以中国机床工业发展的标志性生产空间——“金三车间”为核心展区,展览分为“机床的历史和分类与功能”“机床的天津记忆”“十八罗汉的故事”“中国机床的未来”4大主题,重点展出40余台珍贵的机床以及工业实物、文献和影像资料300余件 。博物馆特别设立河东工业历史展区,通过精心设计的展板、丰富的图文资料,勾勒出昔日海河东岸工厂林立的壮阔图景,记录了老工业基地的光荣历史,激发出催人奋进的精神力量。

其中,我国第一台由齿轮传动运动的C620车床是馆内的镇馆之宝。这台机床是我国第一台仿苏IA62全齿轮传动车床,应用最为广泛。这座机床由原天津示范机器厂——天津第一机床总厂前身在1953年12月27日试制成功,1953至1955年生产,主要用于加工轴、盘、套类工件的内外回转表面、端面和螺纹,被誉为“明星机床”,️印在1960年版2元人民币上车床的原生型就是它。

另一件珍贵的藏品是海鸥表博物馆向机床工业博物馆捐赠的“中国第一只手表”——“五星表”复刻款。️1955年3月24日下午5点45分,中国第一只手表在天津诞生,中国制表工业新纪元由此开始。2025年,海鸥表将中国首枚机械表进行了复刻,推出中国第一只手表“五星表”的复刻款。

️互动体验:触摸工业文明的温度

️作为国内少有的机床专题博物馆,这里不仅是机械爱好者的知识宝库,更是青少年科普教育的实践课堂。馆内还特别设置了互动体验区,市民可通过操作微型机床模型、参与机械原理拆装、观摩数控雕刻演示等活动,更加直观地体验到“金属与智慧的对话”。

未来,天津机床工业博物馆将持续升级,致力于打造集“展出、收藏、研学、文创”功能于一身的现代化先进理念博物馆,并联合园区,构建“历史+休闲+消费” 的产业生态,吸引市民和游客多层次参与,让工业文化在新时代绽放新光彩。

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