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第二十二届上海教育博览会开幕,普陀区人工智能教育亮点十足
5月16日,2025第二十二届上海教育博览会开幕。本届教博会以“‘育’见AI 智启未来”为主题,为期三天,通过线上线下集中展示、研讨会、“局长说”系列视频等,全方位、多视角重点展示上海乃至整个长三角地区以人工智能为引领,高质量推进教育强国建设的最新实践。普陀区教育局、晋元高级中学、华东师范大学第四附属中学、洵阳路小学参展。第十届上海市政协副主席、国家教材委员会专家委员、上海市教育发展基金会理事长王荣华一行赴普陀区教育局展台实地参观考察。
开幕式上,来自梅陇中学的师生展示了一堂突破传统形式的人工智能课,通过与智能手掌和移动式复合采摘机器人的互动式学习,共话梦想蓝图,感知中国智造奇迹,点亮科技梦想。作为“青少年科创实践发展联盟校”代表,普陀区教育学院附属中学在“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的实践与探索”主题论坛上作主旨报告,分享基础教育阶段人工智能教育的实践经验。
普陀区教育局展台位于区域教育展区。展厅充满未来科技感,宛如动态演进的数字神经网络,以具有普陀地域特色的“107”为主线,从重点项目、实施路径和育人成效三个层面,全方位展现近年来普陀区立足区域教育发展阶段特点,全面推进人工智能赋能教育工作,着力打造“适合教育”新体系的生动实践和可喜成效。
普陀区于2000年入选国家首批信息化教学实验区,2024年成功创建为上海市首批人工智能教育试验区。近年来,普陀区深入实施人工智能教育“107工程”(即:推进7项行动,每项行动产生不少于10个成果),组建专业团队,建立教育系统数字化转型联席会议制度,共同研究和解决教育数字化转型发展过程中的重大问题,并重点推进中小学教师人工智能素养提升种子教师工作坊、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应用研究项目、人工智能教育实验校创建、人工智能教育应用场景建设等工作。
上海市晋元高级中学以“重构·AI教育新范式——生长·AI驱动个性化选择——联结·AI教育生态圈”为逻辑,从“筑基融通,数智赋能”“选择教育,智启未来”“数据打通,共享治理”“智慧画像,精确施教”“数据驱动,评价引领”“工具变革,助力学习”“AI赋能,创新教育”七个方面,讲述学校在人工智能与教育创新领域的故事。现场,参观人员可体验机器狗、人形机器人、虚拟数字人互动屏等人工智能设备。
华东师范大学第四附属中学以“华四大脑”智能中枢构建为核心,通过拓展学习与自主管理空间、优化教师教育教学空间、重构校园智慧管理空间等三个空间的建设,打破数据壁垒,做到数据共通共融,实现“赋能终身发展,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的目标。现场,华东师范大学第四附属中学通过展示智能助教、智能助育、智能助学、智能助管等多个应用场景,凸显智能化赋能教育变革和高质量发展。此外,情感交互机器人“小花狮”闪亮登场,通过声纹情绪识别与生物电传感技术,精准捕捉学生焦虑波动,运用认知行为疗法开展智能心理干预,生成可视化情绪图谱,助力心理健康教育。
洵阳路小学以课程创新、教师发展、空间建设、课题研究全面推进AI+教育创新,探索课堂教学新样态,形成6类AI教学应用场景。本届教博会上,以“AI洵阳 人工智能+教育创新”为主题向观众展示学校的经验做法和特色亮点,并邀请观众沉浸式体验AI音乐创编和AI虚拟世界。
展会期间,作为上海市首批人工智能教育实验校,晋元高级中学、华东师范大学第四附属中学、洵阳路小学的师生团队,带来“情感机器人互动体验”“AI音乐创编”“机器狗智能取物”等一系列现场展示活动,并邀请观众一同参与体验,感受人工智能与教育深度融合的独特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