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六成受访者每日高频使用AI助手

2025-05-16ASPCMS社区 - fjmyhfvclm

唤醒手机,一杯定制咖啡已自动下单;轻触镜框,跨国对话语言壁垒即时消除;AI化身“云伙伴”,在父母忙碌时给予孩子个性化陪伴……这些曾经存在于科幻情节中的场景,正悄然融入大湾区居民的日常生活。

随着大模型技术向终端设备的渗透,广东正掀起一场“智能随身化”革命——从可穿戴设备到移动终端,从生活服务到情感交互,在这片创新热土上,科技企业通过算法轻量化、场景颗粒化改造,让AI端侧应用逐渐突破技术想象力的边界,重新定义人机协作的可能。

️AI手机 智能体将成为个性化AI超级入口

2024年10月,荣耀MagicOS 9.0发布会上那个用AI智能体“一句话点咖啡”的场景成为“名场面”,也标志着AI手机进入“自动驾驶时代”。科技界大佬黄仁勋曾在去年预言“未来每个人都将拥有AI助手”,如今人手一个智能助手的梦想,率先在AI手机这样的高频使用终端上落地。

近期,南都大数据研究院的一项民意调查结果显示,AI眼镜等AI可穿戴设备、AI家庭服务类机器人和AI手机成为受访者最有意愿购买的三大类AI端侧产品。其中,超七成受访者对AI手机的购买意愿高,超六成受访者更是每日高频使用AI助手。

值得一提的是,AI智能手机的“后花园”就在广东。数据显示,2024年广东产出了6.83亿台手机,蝉联全国首位,占全国产量的40%。实际上,广东早在《关于人工智能赋能千行百业的若干措施》中,就明确提出到2027年要打造100款以上大规模使用的智能终端产品,其中人工智能手机产量达到1亿台以上。

AI手机从2024年兴起,苹果、华为、荣耀、小米、OPPO、vivo等手机厂商无一不推出各自的AI大模型。下半年,各大厂商又纷纷加码AI智能体在手机中的应用,随着荣耀率先公布YOYO智能体,vivo、OPPO、小米、华为等品牌都纷纷将自家的语音助手升级为AI智能体。今年初,各个手机品牌的AI智能体已经陆续开始接入DeepSeek,带来了深度思考能力,在问题分析回答方面的表现进一步提升。

目前,荣耀YOYO智能体支持“一句话关闭应用自动续费”“一句话关闭应用权限”等功能;在vivo新的“蓝心小V”上支持深度对话,并可识别屏幕界面内容(小V圈选),直接接管音频进行自主对话,以完成餐厅订餐、订咖啡等操作任务;OPPO则带来了全球首次MoE(混合专家模型)在端侧的落地,升级后的超级小布助手支持一键问屏、小布胶囊等功能。

谈及AI端侧应用的发展阶段与趋势,荣耀公司AI产品专家白晨表示,AI终端一定是未来消费电子市场的一个重点方向,而超级智能体将成为个性化AI的超级入口,也会真正重新定义人机交互模式。“以前在终端上,人是直接调用App的,未来,人机交互的模式会变成只需调用终端的个性化AI智能体。”白晨这样展望道,“就好比,原来我们都是每项具体工作的经手人;到未来,每个人都会有一个全能‘管家’,‘管家’背后有司机、保姆等专业职能负责人帮人们完成工作,人只用与‘管家’沟通,而无需接触其他工作人员。”

️AI眼镜 有望成下一个出货量过亿的电子产品

今年除了被定义为AI智能体元年,也被业界称为中国AI眼镜的元年,“百镜大战”已经打响。据Statista数据统计公司观点,随着产品形态的丰富、成本的持续下探、光学显示方案的迭代升级、AI端侧算力的提升,AI眼镜有望成为下一个出货量过亿的消费电子终端。

年初在美国拉斯维加斯举办的CES(2025国际消费电子展)上,来自中国的AI眼镜大放异彩,其中也不乏广东企业的身影。手机厂商华为、OPPO、传音均展出了自己的AI眼镜,雷鸟创新、莫界科技、闪极科技、深圳唯酷光电、深圳逸文科技、亿境虚拟等一批高新技术企业也展出或发布了AI眼镜。

如今,广东企业在智能眼镜赛道不断推出新花样,除了拥有强大的拍摄功能和音频能力外,智能眼镜如今已经相当于一个AI助理。在国外旅游时,看到菜单,可以靠它翻译;在厨房做饭时,可以调出菜谱,辅助用户像一个大厨一样完成菜肴。雷鸟创新AI眼镜能做成为这样的“智能外挂”,是利用混合模型方案实现的,也就是说眼镜本地的小模型负责语音识别和语义理解,而云端的AI大模型则负责回应,从而实现了智能交互。

这背后,也离不开广东光学显示、传感器、AI芯片、AI算法等多个技术产业链的协同。

AI智能眼镜的一大痛点便在于穿戴体验。AI眼镜重量应该在50克以内,但目前行业内支持显示的AI智能眼镜普遍采用玻璃材质的衍射光波导方案,相对较重。而莫界科技采用的是树脂衍射光波导技术,也是全球首家掌握这一技术的企业。树脂材料的替代让镜片减轻30%-50%,莫界最新一代AI+AR眼镜设计方案,重量仅为35克。

另一大难点是图像算法技术的突破。现在世面上的AI智能眼镜多在拍摄、语音交互等功能上下足功夫,这需要厂商在芯片、模组、算法等模块上有足够的积累,也因此,华为、小米、OPPO、vivo等手机厂商能快速跨界转型到AI智能眼镜赛道。不过,一些专门的图像算法公司也为其他没有积累的初创企业提供了强力支持。深圳摩尔图像科技就是一家专注于图像技术处理及AI技术研究和产品开发的公司,目前摩尔图像已和国内诸多头部AI智能眼镜厂商达成合作。

️AI玩具

️主打情感交互陪伴 近九成受访者想入手

南都大数据研究院民调数据显示,消费者对AI陪伴类硬件的热情也在高涨,88.35%的受访者表示对AI玩具有较高的购买意愿,还有78.64%的受访者提出,期待AI陪伴类硬件产品能在AI情感交互陪伴系统持续突破。

AI爆改玩具产业,让玩具变身“带娃黑科技”。在中国最大的玩具生产基地广东汕头、东莞、深圳等地,目前许多企业已有AI玩具产品落地,随着今年初DeepSeek爆火以及各方对AI智能硬件的不断追捧,这些公司均斩获了不少订单。东莞某潮玩公司曾表示,在给潮玩毛绒玩具增加了AI功能后,订单已经超过200万只。在“中国玩具之都”汕头澄海,广东群宇互动科技有限公司自春节以来也订单暴涨。据公司总裁陈锐烽介绍,他们研发的AI智能玩具与教学用具将“玩”与“学”融合,集成蓝牙、WiFi、4G通信模块、单屏、双屏交互方案等核心组件,融合最前沿的AI大模型技术,还结合摄像头、传感器等设备实现视觉、触觉等多模态交互。目前,群宇科技已和澄海本地IP玩具合作,生产会聊天、能感知、有肢体动作的拟人化AI潮玩。

预见AI玩具广阔的前景,不少广东企业在AI陪伴类产品方面均有布局。上市公司奥飞娱乐推出了“AI喜羊羊”,该产品是一款融合搪胶毛绒、IP、AI三大元素的产品。天猫精灵前合伙人李勇也在深圳成立跃然创新(Haivivi),专注于AI毛绒玩具赛道,该公司在2024年7月推出AI玩具挂件“BubblePal”,截至2025年3月,该产品在抖音单平台的销售额已经超过2000万元。

除了披着毛绒玩具外衣搭载AI交互功能的产品外,AI陪伴硬件在成人情感陪伴以及老年人情感关怀等细分赛道也都展现出巨大潜力。在去年的外滩大会上,一家珠海企业的AI陪伴产品就引发不少参观者驻足拍照,这就是无界方舟带来的“阿奇”桌面机器人。“阿奇”玲珑小巧,形似小狗,采用了仿生行为系统,用户可通过语音视频、手势控制等方式与其进行互动。

有数据预测,到2028年,国内AI玩具市场规模有望达到300亿至400亿元人民币。

统筹:熊润淼 张纯 

采写:南都记者 熊润淼

制图:朱林(豆包AI)

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