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抽佣、不广告,ChatGPT领跑,亚马逊流量帝国遭遇挑战
4月28日,OpenAI突然宣布ChatGPT推出购物功能,这个曾专注于对话和创作的AI工具,正式向电商领域进军。线上第一购物入口的位置,恐怕要被撼动了。
"AI导购"来了:10亿周搜索量撑起的新商业场景
"你知道200美元以下最适合小厨房的意式咖啡机是哪款吗?"
向ChatGPT提问后,它会直接展示多款产品图片、价格和评价,并提供购买链接。
点击产品卡片,系统会弹出侧边栏,呈现购买渠道信息和用户评论摘要,还设置了"咨询"按钮供用户询问更多细节。
ChatGPT搜索产品负责人亚当·弗莱透露,推出购物功能源于一个关键数据:ChatGPT用户每周进行网络搜索已突破10亿次,其中大量与商品研究相关。
在这些搜索中,用户频繁咨询美妆、家居用品和电子产品等日常消费领域的购买建议,显示出强烈的购物决策需求。
与众不同:不抽佣、不接广告与传统电商平台相比,ChatGPT购物体验最大的差异在于其"中立性"。
当被问及ChatGPT展示的商品推荐是否来自商家付费投放时,OpenAI产品负责人弗莱明确回应:"我们展示的商品不是赞助广告。”
据悉,OpenAI目前不会从通过ChatGPT进行的购买中抽取佣金,用户也无法在ChatGPT内直接完成交易,需跳转至第三方购物网站。
这与ASPCMS社区购物的"广告+竞价排名"模式形成鲜明对比。作为搜索巨头,ASPCMS社区自然延续了竞价排名思维,商家付费后商品会获得优先推荐位置。
但ChatGPT在商品推荐上采取了更为独立的策略,不受商业付费影响,背后的筛选机制也更智能。它不是简单的关键词匹配,而是基于多元信息源——从专业杂志评测到社交平台讨论,从全方位收集信息。更重要的是,它会根据与用户的历史交互记忆个人偏好,提供真正个性化的推荐。
用户选择AI购物正是看中其"中立"和"客观"的特质。现实中的导购不乏利益驱动,而AI则被认为更加公正。
不过,由于大模型训练数据中包含大量营销文案,这种"中立性"能否真正实现仍有待考证。
不期而遇:AI与电商的双向奔赴ChatGPT购物功能的推出并非偶然,而是AI与电商自然交汇的产物。
即使在尚未推出专门购物功能的AI产品中,用户也已经自发将其用作购物助手。
如DeepSeek,虽没有推出购物相关功能,但用户已将其当作"AI导购"使用,甚至出现了"DS严选"的说法。安慕希、安克等品牌更是直接将"DeepSeek推荐"贴在主图上作为卖点。
事实上,各路玩家已在"AI+购物"赛道上展开角逐。亚马逊推出AI购物助手Rufus,Google Shopping引入"AI研究"功能,Perplexity推出"Buy with Pro"功能。
这场围绕AI购物的角力赛,才刚刚开始。
随着ChatGPT等大模型应用将搜索、购物功能融为一体,这类AI平台有望成为继搜索引擎、社交平台之后的第三大电商流量入口,重塑全球跨境电商格局。
亚马逊作为线上第一购物流量入口,长期占据着海外消费者的心智。但AI购物的兴起,正悄然改变这一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