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自找苦吃”到硕果累累:一位通信工匠27年的坚守

2025-05-04ASPCMS社区 - fjmyhfvclm

常亚峰,1998年6月毕业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同年8月入职中国电信泰兴分公司。“自讨苦吃”是一种境界。凭着这种境界,常亚峰跨越了一个又一个技术难关,从一名普通的电信技术人员成长为高级工程师、一级专家人才、“江苏省产业教授”。

️自找苦吃练就精湛技艺

“我和你们一起干!”

“不要不要!你这么个专家大咖,基站内又闷又热,没必要自找苦吃。”

“必须去,我要更多地向你们厂家请教。”

对话发生在20年前,为实现机房无人值守,所有机房实施动环监控建设安装,这本是厂家全包的“交钥匙”工程,但是常亚峰却坚决不肯“坐等”工程交接,而是要求全程陪同厂方技术人员一道下基站。

当时,基站内的温度高达 40多度。在基站内站着不到5分钟,常亚峰就汗流浃背,如同洗桑拿。而且,由于多数基站地处偏远,为节省来回路上耗费的时间,午饭就是矿泉水加面包。近四个月的时间,常亚峰就是这样,没有休息一天,加班加点、起早贪黑。他一方面做好管控随工,另一方面主动虚心学习,向书本学理论,向厂方工程师学实践,并动手参与系统调试。

常亚峰非常感激那段岁月,庆幸当时的选择:“自讨苦吃,让我的维护水平有了质的飞跃。”

️锐意创新带队攻坚克难

据常亚峰的同事小陈介绍,他总是一身工作服坐在办公桌前,桌上放着厚厚的笔记本、资料和文件,旁边放着一个工具包,像是为了方便随时出发。尽管名气很大,但他见到前来请教的同事,总是立马站起来,谦和地问好,耐心地释疑解惑。

接触过常亚峰的同事都知道,他看上去严肃古板,但骨子里却是个勇于突破、锐意创新的实干家。

2019年,常亚峰劳模创新联盟工作室创建,旨在围绕企业重点工作,以创新促发展,打造高技能人才成长的“孵化器”和“蓄水池”。工作室成立以来,常亚峰带领团队组织培训600多人次,发表专业论文18篇,建成了一支高质量嵌入式维护创新团队,培养了一批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带动更多人走上科技强企之路。

常亚峰善用新方法、敢啃硬骨头,将网络安全、通信电源、绿色节能等技术上的难点、堵点、卡点作为突破点,攻克了一系列技术难题,并以小革新推动大效益,多项创新成果被复制推广落地,累计节约成本数百万元。他积极落实“双碳”行动,深耕通信行业绿色低碳节能降耗领域,创新试点建成“分布式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和“智能预付费电表系统”,累计节省电费近千万元。此外,他还获得两项国家实用新型专利、11项创新成果,相关案例入选全国职工“五小”成果库。

️27年坚守赢得殊荣满载

为最大限度降低网络安全风险,常亚峰将所有割接都安排在零点以后进行。白天布放电缆,做好割接准备,优化割接方案和操作步骤,晚上则通宵达旦的割接施工。

“春夏秋冬的日出美景都被我独占了。”他的脸上呈现出享受和自豪。

2022年,泰兴分公司中心局实施高低压配电绿色智能扩容改造。从前期立项设计、方案会审,到制定精细化割接方案;从组织模拟现场操作演练,到完善风险评估与应急响应机制,他全部亲力亲为,全程把关,连续三天高度紧张指挥割接,值守现场72小时,出色完成了高低压配电扩容改造。

2024年9月,超强台风“贝碧嘉”来势汹汹,在江苏沿海强势登陆。狂风暴雨导致多地的市电中断,大面积停电派单潮水般涌来。面对险情,常亚峰立即带领抢修队伍奔赴一线,在狂风暴雨中连续奋战15个小时。他既当指挥员又当战斗员,科学调度、沉着应对,成功守护了城市通信“生命线”。

27年来,这样的场景比比皆是。因为他的执着和坚守,泰兴分公司连续27年保持通信电源零中断。

以执着为刃,永葆强劲动力。常亚峰带领团队相继完成2000KVA供配电扩容改造,362套开关电源更新、468组蓄电池更换、296个机房标准化建设、182台空调更新,36个智慧机房建设、5G新基建等工程,夜间不断电割接300多次。他犹如团队的“定海神针”,凭借过硬的专业技能和执着的敬业精神,经受住了无数次的考验。

正因如此,他在看似平凡岗位上绽放出独特光彩,用匠心铸就非凡业绩,收获了一个又一个“军功章”——泰兴工匠、泰州市最美通信人、泰州市劳动模范、江苏省劳动模范等。这些荣誉,是他数十年如一日坚守的见证。

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