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Y∕T 0795-2010 口腔X射线数字化体层摄影设备专用技术条
2025-05-03
口腔X射线数字化体层摄影设备专用技术条件(标准号YY/T 0795-2010)是我国针对口腔X射线数字化体层摄影设备制定的医药行业标准,以下从技术框架、核心参数、安全与性能要求几个方面展开介绍:
一、技术框架与组成
- 设备定义
- 该设备通过X射线束围绕患者颌面部旋转扫描,获取二维数字图像,并利用计算机重建口腔颌面部三维影像,适用于口腔颌面部体层摄影。
- 核心组件
- X射线旋转组件:含高压发生器、X射线管,提供稳定的射线源。
- 探测器系统:采用CCD摄像机或平板探测器(如CMOS探测器),实现高分辨率成像。
- 机械支撑装置:包括扫描架、下颚支撑台、支撑架等,确保设备稳定性。
- 图像处理装置:由计算机和专用软件组成,完成图像重建与分析。
二、核心参数与性能指标
- 扫描参数
- CT扫描:最大视野≥18cm×10cm,空间分辨率≥1.8lp/mm,最短扫描时间≤8秒。
- 全景扫描:最短扫描时间≤14秒,空间分辨率≥1.8lp/mm。
- 头颅侧位扫描:最短扫描时间≤4.2秒,空间分辨率≥2.0lp/mm。
2.探测器性能
- 有效成像区域:≥15.3cm×15.3cm。
- 像素大小:≤100μm。
- 数据输出灰阶:≥16bit。
- 数据传输速度:≥1.0GB/s。
3.X射线源组件
- 射源技术:高频脉冲射线。
- 球管参数:最大电流≥10mA,最大电压≥90kV,焦点≤0.5mm。
三、安全与性能要求
- 辐射防护
- 辐射剂量控制:确保设备在正常使用条件下,患者和操作人员的辐射剂量符合国家标准。
- 限束装置:配备限束器,减少散射辐射。
2.电气安全
- 电源要求:AC220V±10%,50Hz电源,设备需具备过载保护功能。
- 接地保护:设备金属外壳需可靠接地,防止电击风险。
3.机械安全
- 稳定性:设备在扫描过程中需保持稳定,避免机械振动影响成像质量。
- 防护设计:运动部件需有防护装置,防止操作人员意外接触。
4.电磁兼容性
- 抗干扰能力:设备需在复杂电磁环境中正常工作,不对其他设备产生干扰。
- 发射要求:电磁辐射需符合相关标准,避免对周围环境造成影响。
5.软件功能
- 图像重建:支持三维锥形束FDK算法,重建时间≤60秒。
- 参数调整:用户可自定义扫描参数,如管电压、电流、曝光时间等。
- 数据管理:具备患者信息管理、图像存储与传输功能,支持DICOM3.0标准。
四、环境与可靠性要求
- 环境适应性
- 工作条件:温度10℃~40℃,湿度30%~75%,大气压力700hPa~1060hPa。
- 运输与贮存:设备需能承受运输过程中的振动与碰撞,贮存环境需防潮、防尘。
2.可靠性
- 平均无故障时间(MTBF):≥3000小时。
- 维修性:关键部件模块化设计,便于更换与维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