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安高铁站片区全面建成智慧城市标杆加速崛起

2025-04-29ASPCMS社区 - fjmyhfvclm

雄安高铁站片区通过全域数字道路建设、智能网联汽车示范应用及城市计算中心等核心项目,已构建起“一中心四平台”智慧城市底座,实现交通、能源、环境等数据深度融合。片区部署多功能感知设备,打造无人驾驶公交、智慧灯杆等创新场景,并依托雄安行MaaS平台整合多元出行服务,形成“公交+慢行”一体化体系。作为京津冀交通枢纽,高铁站片区以数字孪生城市为支撑,加速集聚高端产业与人才,推动智慧城市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正崛起为全国智能交通与数字城市建设的新标杆。

作为雄安新区对外连接的重要窗口,雄安高铁站片区以“数字孪生城市”为核心理念,率先完成全域智慧化改造,成为我国新型智慧城市建设的标杆示范。这片规划面积47.52万平方米的交通枢纽,通过BIM+XDB技术构建了高精度三维数字模型,将建筑结构、设备管线乃至人流物流等要素全部映射至虚拟空间,实现“物理车站”与“数字车站”的同步生长。

在智能基建领域,片区部署了4.2万平方米光伏屋顶,年发电量达580万千瓦时,配套储能系统形成“光储直柔”微电网,为车站提供清洁能源。地下综合管廊集成电力、通信、给排水等12类管线,通过物联网传感器实时监测运行状态,结合数字孪生平台进行管线碰撞模拟,使施工精度提升至厘米级。地面道路全域实现数字化,153公里市政道路布设激光雷达、电子卡口等智能终端,构建起“车路云一体化”协同体系。

智慧应用场景加速落地。雄安站数字孪生系统可实时追踪候车厅客流密度,动态调整安检通道开放数量,使高峰时段旅客通行效率提升35%。地下空间智能化工程整合了环境监测、机电管控等20余个子系统,通过虚拟化云平台实现跨专业数据互通,设备故障预警响应时间缩短至10分钟内。依托雄安城市计算中心的超级算力,片区已构建起“智能网联汽车-数字道路-云控平台”三位一体架构,L4级自动驾驶巴士实现常态化运营,车辆轨迹误差控制在5厘米以内。

产业生态同步繁荣。中国电信智慧城市产业园等10余个创新平台相继落地,吸引梅卡曼德机器人、蓝箭鸿擎等70余家科技企业入驻,形成卫星互联网、智能制造等产业链条。中国移动科创中心打造的“智慧园区”样板,集成智慧安防、能源管理等五大系统,单位建筑面积能耗降低28%。随着中国星网、中国中化等央企总部入驻,片区正加速构建“研发-转化-生产”创新闭环,空天信息产业集群已聚集60余家上下游企业。

从交通枢纽到创新高地,雄安高铁站片区以数字技术重构城市基因,其建设经验为新型智慧城市提供了“雄安方案”。随着京雄商高铁、雄忻高铁等线路接入,这片智慧之城将进一步释放“轨道上的京津冀”发展动能,成为展现中国式现代化城市治理能力的示范窗口。

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