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酰胆碱酯酶(AChE)|茁彩生物
2025-04-27
乙酰胆碱酯酶(Acetylcholinesterase,简称 AChE)是一种在神经系统中发挥关键作用的酶。
乙酰胆碱酯酶是一种水解酶,能够催化乙酰胆碱(ACh)的水解反应,将乙酰胆碱分解为胆碱和乙酸。
它是一种糖蛋白,由多个亚基组成,具有复杂的三维结构。其活性中心含有丝氨酸残基,这是酶发挥催化作用的关键部位。
- ️主要功能
- ️终止神经信号传递:在神经肌肉接头和中枢神经系统的突触中,当神经冲动到达时,会导致乙酰胆碱释放到突触间隙。乙酰胆碱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引发突触后膜的电位变化,从而将神经信号传递下去。而乙酰胆碱酯酶会迅速将乙酰胆碱水解,使突触后膜上的受体不再被乙酰胆碱占据,从而终止神经信号的传递,确保神经信号传递的精确性和及时性。
- ️维持神经递质平衡:通过及时清除多余的乙酰胆碱,乙酰胆碱酯酶有助于维持神经递质在突触间隙中的适当浓度,保证神经系统的正常功能。如果乙酰胆碱酯酶的活性受到抑制,乙酰胆碱就会在突触间隙中积累,导致神经肌肉接头处的持续兴奋,引起肌肉痉挛、抽搐等症状,严重时甚至会危及生命。
- ️临床应用
- ️诊断疾病:血液中乙酰胆碱酯酶活性的测定可用于某些疾病的诊断和病情监测。例如,在有机磷农药中毒时,由于有机磷化合物能够与乙酰胆碱酯酶不可逆地结合,使其活性受到抑制,因此通过检测血液中乙酰胆碱酯酶的活性,可以判断是否发生有机磷中毒以及中毒的程度。此外,一些神经系统疾病如阿尔茨海默病等,也可能伴随乙酰胆碱酯酶活性的改变,虽然不能仅依靠其进行诊断,但可作为辅助诊断的指标之一。
- ️治疗疾病:乙酰胆碱酯酶抑制剂是一类重要的药物。在阿尔茨海默病的治疗中,使用乙酰胆碱酯酶抑制剂可以抑制乙酰胆碱的水解,增加突触间隙中乙酰胆碱的浓度,从而改善患者的认知功能。常用的药物有多奈哌齐、卡巴拉汀等。
- ️分布:乙酰胆碱酯酶广泛分布于神经系统、神经肌肉接头、红细胞膜以及一些其他组织中。在中枢神经系统中,它存在于神经元的胞体、树突和轴突末梢等部位;在周围神经系统中,主要分布在神经肌肉接头处的突触后膜上。
乙酰胆碱酯酶对于神经系统的正常功能至关重要,其活性的改变与多种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密切相关,因此在医学和生物学领域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