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科物业24小时“AI大脑”给宁波小区管理带来了什么?
万科物业“AI大脑”自动识别小区出入口有机动车滞留。
近日,宁波海映星洲小区业主王先生发现小区出入口有车辆违停堵塞,正当他准备联系物业时,物业的AI摄像头已“抢先一步”,仅5秒,预警信息就传到指挥中心。“以前发生这种情况,至少要十几分钟才能解决,现在连电话都不用打就处理好了。”王先生感慨道。
4月25日,在2025中国物业服务力暨品牌价值研究成果发布会上,深圳市物业管理行业协会、克而瑞物管联合万科物业共同发布了物业行业首份《智慧社区创新与实践研究报告》。报告指出,万科物业“人+机器+远程运营”的物业服务模式已在全国3000多个小区落地,基本覆盖居民生活的所有服务触点,引领行业智慧化探索。
️“灵石”加持:3000个小区的数字化生存探索
目前,万科物业已在全国3000多个小区投入大量智能设备,完善网络和各类数字化平台研发,搭建起统一运营的智慧服务平台,管理和监督现场的服务质量。其在武汉设立的全国数字运营中心发挥着重要作用,能实现特殊天气下的统一调度管理,确保每个小区都能及时应对。
万科物业相关产品负责人透露,构建“人+机+远程”高效服务模式,是智慧社区长效运营的基石。去年起,万科物业在小区打造“AI大脑”,自动整合所有智能设备的数据,24小时监测小区动态。一旦出现异常,系统迅速识别发出预警,同时分析解决方法,通过智能工单系统快速安排合适人员处理。
“过去人工巡检需30分钟以上,而‘AI大脑’在5秒内就能发现问题。”宁波万科物业负责人表示。
️智慧服务落到五大实处:满足住户300余项生活需求
研究报告强调,智慧社区建设需落到实处。万科物业聚焦安全、生活、环境、服务响应和社区氛围五大领域,将智慧服务融入300余个小区触点。
在宁波万科都心里,傍晚时分,“AI大脑”发出紧急预警:一名陌生人在车库出入口徘徊。系统提示需排查该人员身份,物业收到预警信息后,迅速通知安全员前往查看。不到5分钟,安全员到达现场,核实是一名迷路的访客,工作人员随后帮助其找到正确楼栋。
“AI大脑”时刻查看小区的每个角落。摄像头识别机动车违停,通行设备显示异常访客进入小区,传感器监测到电动自行车车棚温度过高……从发现状况到安排人员处理,整个流程在20分钟内高效完成。
此外,万科物业通过智慧服务平台引入物联网技术,实时监测用水安全、排污堵塞和电梯安全,保障居民生活无忧。借助智慧物业服务机“凤梨一号”和“住这儿”APP,提供24小时服务,快速响应居民需求。同时,采用智能清洁设备提升保洁效率,精准养护绿化。升级“住这儿”APP,搭建便捷交流圈,首创“数字服务报告”,增强居民信任和满意度。
️大语言模型进社区:
️24小时在线的“物业管家”
万科物业在部分小区试点推出“智能物业经理”和“AI管家”等创新产品,将AI大语言模型应用到物业场景中。
“智能物业经理”整合数据,分析客户诉求,监督安全和保洁等服务问题,每天自动生成报告,助力管理者轻松掌握小区动态。
陈女士家厨房下水道堵塞,微信向“AI管家”求助后,维修人员15分钟上门解决问题。“AI管家”随时响应居民咨询诉求,管家人员变动时,新管家可借助AI分析历史记录,快速了解情况,无缝衔接服务。
这份研究报告披露,万科物业在智慧社区建设中取得显著技术成果,累计获得71项专利和259项软件著作权。克而瑞物管专家张兆娟认为,这不仅是技术突破,更是社区治理模式的革新,推动社区治理从“人力密集型”迈向“数据驱动型”,为物业行业和智慧社区建设提供了可复制样本。记者周科娜通讯员方奕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