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S-AuNP壳聚糖-纳米金复合材料在电化学生物传感器的信号放大策略

2025-04-26ASPCMS社区 - fjmyhfvclm

引言

电化学生物传感器因灵敏度高、操作简便在疾病标志物检测中展现出广阔前景。然而,传统电极界面存在生物分子负载量低、电子传递效率低等问题。壳聚糖-纳米金(CS-AuNP)复合材料通过结合壳聚糖的生物相容性和纳米金的导电性,为传感器界面设计提供了新方案。本文阐述其制备方法及在肿瘤标志物检测中的应用。

️复合材料制备与表征

采用电沉积法在玻碳电极表面修饰CS-AuNP复合膜。SEM图像显示,AuNP均匀分散于壳聚糖基质中,粒径约15-20 nm。电化学阻抗谱(EIS)表明,复合膜电荷转移电阻(Rct)较纯壳聚糖膜降低60%,表明电子传递效率显著提升。

️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检测应用

通过共价偶联将PSA抗体固定于CS-AuNP复合膜表面,构建无标记型免疫传感器。在优化条件下(pH 7.4,37℃),传感器对PSA的线性响应范围为0.1-50 ng/mL,检测限(LOD)为0.03 ng/mL。临床血清样本检测结果显示,传感器回收率为92.5%-108.3%,与商用ELISA试剂盒相关性良好(R²=0.987)。

️信号放大策略创新

引入铂-金包裹碳量子点(PtAg@CDs)作为二抗标记物,构建夹心型电化学发光(ECL)传感器。在CS-AuNP复合膜基础上,ECL信号强度较单一碳量子点标记提升6.2倍,LOD降至0.008 ng/mL。该传感器成功用于前列腺癌患者血清中PSA的定量检测,显示出早期诊断潜力。

️结论

CS-AuNP复合材料通过增强电极界面导电性和生物分子负载量,显著提升了电化学生物传感器的灵敏度。结合纳米信号放大策略,其在肿瘤标志物检测中展现出临床转化价值。未来研究可探索其在核酸检测(如miRNA)中的应用,例如通过负载分子信标实现多靶标同时检测。

供应商:重庆渝偲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