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见数智福建:积“算”聚“智”,新质生焉
️通信世界网消息(CWW)当数据与算力交织、AI与应用携手,一个个数智化范例背后是八闽大地创新变革的发展之路。当AI数字孪生开始应用于预测航班延误,当5G-A信号穿梭热门景区守护网络体验,当智能化检测进入海洋生物保护,在“数字中国”提出十周年,“数字福建”建设25周年之际,福建正用数智之力筑基新质生产力。
第八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前夕,记者跟随“看见数智福建”2025数字中国建设峰会媒体探访活动的步伐,深入厦门、漳州、福州等地,探访智慧交通、智慧城市、生态保护等数智解决方案及多领域联合创新实践。切实体会到,从空地海一体向AI到科技创新加速产业智变,从数智福建到数字中国,智慧化的生活、智能化的世界正快步向我们走来。
️空域智管,智慧从云端落地
随着智慧交通加速落地、低空经济应用拓展,空域管理的智能化也变得至关重要。其不仅关系到城市空中交通的有序运行,还与应急救援、物流配送等多个领域紧密相连。
在厦门机场,智慧机场已经深刻具象化。面对传统机场航班起降易受航司计划、特殊天气等外界影响且传统围界安全防护耗时费力,加之业务量提升使得空地资源协调复杂等难题,元翔(厦门)空港作为厦门机场的运营方提早布局、精准施策,积累了丰富的数智化经验。
图:厦门机场工作人员介绍离港放行排序系统
早在2017年,元翔厦门空港就搭建了数据共享平台,实现航班的空地一体化协同以及航班里程碑保障节点的精细化、全流程管控。2025年启动二期开发,引入智能算法、GIS定位等新技术,2024年联合厦门空管、兆翔智能科技共建“AI全面机场管理联合创新孵化基地”,针对民航行业痛点,聚焦AI全面机场管理数据融合及数字孪生等领域,加快构建机场数据池并进行创新课题研究。
元翔厦门空港信息管理部经理黄晓晖介绍,以AI全面机场管理数字孪生机场为建设重要目标,厦门机场全面引入大数据、人工智能、信创云、智能感知等技术,自2024年部署实施离港放行排序系统以来,平均出港滑行时间同比缩短1.68分钟,比降9.86%,5分钟小延误航班数量比降30.30%,航班正常性显著提升。
此外,在机场围界监控方面,基于创新光纤感知算法与“基础模型+场景化学习模型”超强AI识别能力,厦门机场实现了零误报与极低误报,并通过光视联动告警主动高效检测,全天候保障机场围界安全;在货站管理方面,借助F5G建网技术,厦门机场创新推出了全球首个基于光网的“前置货站”模式,目前货邮收运时间缩短30%,机场货站处理能力提升20%,网络使用成本降低80%。
不止于高空的云端智慧,走进福州青年广场,5G-A 通感一体网络正织就低空“高速路”。福州电信打造的闽江之心无人机智能配送柜站已落地福州首个低空通信无人机送货示范区。
图:闽江之心无人机智能配送柜站
目前,福州电信已在台江路电信局建设毫米波感知基站,覆盖闽江之心到青年广场区域,并基于一体部署架构,引入核心网通感功能,提供目标检测、轨迹识别能力演示。
实地体验中,用户只需在手机上通过指定的小程序下单,配送人员接收到订单后,将用户购买的商品装载在无人机上,通过平台下发指令,无人机便可开启配送之旅。物品通过无人机运输从台江区电信局运送至闽江之心,仅需3分钟就能运抵,大大节省了时间成本。
记者了解到,在福州,中国电信已实现福州城区300米以下低空通信网络覆盖,并按业务规划,开展低空感知网多模态联动测试,使用5G-A基站、Remote ID、球机(光电)等技术方式全面监测空域内飞行器实时位置和飞行轨迹,构建低空飞行安全监管网络,确保飞行行为可管、可控。
福州电信工作云中台主任王凌介绍,后续中国电信将根据福州本地特点,应用场景也将从物流运输升级为更为全面的城市服务,如建立“无人机医疗物流专线”,进行血液、疫苗紧急配送,并且开展“无人机+消防巡检”“无人机+防汛救灾”等应用,解决低空经济“最后一公里”难题。
️大地智联:5G-A×AI让城市更聪明
自2024年迈入商用元年以来,5G-A凭借高速率、低时延和大连接的特性,加速走入大街小巷,为全国各地带来了更加智能、高效的生活和工作体验。
图:厦门中山路已全面覆盖5G-A网络
目前,中国移动在厦门已完成陆地、海洋和低空的立体化5G-A网络覆盖,打造了福建省首个5G-A全面示范之城。“目前厦门移动5G-A网络部署已实现在中山路、国际会展中心、环岛路、厦门大学、鼓浪屿等共12个场景的5G-A网络连续覆盖。12个场景整体平均显标率大于90%,速率大于800mbps。”厦门移动网络部无线网络优化工程师朱敏椿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讲道。
登上5G-A鹭岛观光巴士,行驶在环岛路上,记者也体会到了5G-A网络覆盖的惊喜。据介绍,为应对沿线上同时拥有陆面、海域和低空覆盖的复杂组网情况,厦门移动通过4.9GHz频段一网多用的方式,打造了“陆海空”三位一体的5G-A示范网络。穿行于演武大街,隔海遥望鼓浪屿,风土人情美不胜收,5G-A网络丝滑,纵享直播、观看视频体验,这条线路已经成为厦门的风景名片。
据了解,接下来,厦门移动将从领先网络、低空通信以及低空感知3个方面建设5G-A网络。
聚焦领先网络建设,厦门移动将以打造分层分级用户体验标杆网络为目标,由当前12个5G-A关键价值区域重点场景推动岛内和岛外重点区域5G-A网络覆盖部署,打造体验智优、运维智简、能效智绿的示范城市网络。
聚焦低空通信建设,厦门移动将打造厦门岛内连续低空通信网、岛外两馆一场以及集美软三低空示范区,建设厦门低空5G-A通信专网,夯实数字基础底座,赋能厦门低空经济发展。
聚焦低空感知建设,厦门移动将聚焦安防、物流场景,全市重点政府机构和场馆,由点到面构建低空智联网,发挥通感一体优势,探索商业应用场景,实现差异化竞争。
5G-A带来网速提升,5G-AxAI则开启了全场景智慧景区的下一程。在烟台山示范区,面对高并发体验难、动态需求响应慢、绿色低碳落地痛的三大难题,福州移动凭借AI之力在景区中将这些难题一一击破。
图:中国移动福州烟台山5G-A×AI示范区现场
福州烟台山作为5G-A×AI全场景智慧景区示范区,面对节假日高峰期,景区日均接待游客达20万人次,总流量超3.3T带来的无线网络严峻挑战,福建移动结合高阶自智网络智能感知与管理硬件,实现了“故障自愈×体验自优×能耗自节”。该项目也在MWC25巴塞罗那上斩获了GLOMO大奖。
真正的智慧网络不仅体现在能最大范围、最高速率地满足用户需求,还体现在网络的自主优化与节能降耗上。工作人员介绍,福州移动通过“日常优化精灵+智能基站”可进行信号自动增强和性能实时优化,实现现场游客直播无卡顿、网页秒切换,轻松浏览4K视频、AR导览等。不仅如此,福州移动打造的“网随人动智能基站”能够通过通信大模型动态分析网络需求,并且根据话务量的分布变化,进行实时调整,破解“人潮与网络”矛盾。
将“智能基站”的“智”应用于基站智能管理上,中国移动创新推出的“瓦特大师”,深度融合人工智能与节能技术,通过精准预测话务趋势、智能联动配电设备,可实现网络设备“闲时极致休眠、忙时快速唤醒”的动态能耗管理。记者了解到,该项目在实际应用中节能效果也十分显著,可实现单站节能效率提升约7%,日均减排1-2千克CO₂,相当于一个家庭每日减少1—2小时空调使用。
️蓝海智护:科技守护海洋生态
福建作为海洋大省,海洋生态保护一直是其发展的重要课题。在数智化飞速发展的当下,借助先进的技术手段守护海洋生态,已成为福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路径。
中华白海豚作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其生存状况是近岸海洋生态系统健康的重要指标。然而,人类活动导致其栖息地破碎化,种群数量面临下降压力。为解决这一问题,自然资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简称“海洋三所”)联合华为、视造(福建)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简称“视造智能”)引入AI手段,共同开发的中华白海豚智慧保护系统,能识别海豚个体特征,极大提升特征识别分类工作,助力白海豚保护和管理。
图:白海豚特征识别系统
视造智能总经理林斌介绍,系统以视造智能多年积累的A|平台为基础,围绕白海豚的标注、训练的目标识别定制算法为核心,配套前端、后端以及业务逻辑定制开发,实现智能检测和发布数据的平台。
充分挖掘AI潜能助力系统建设,进而更好地保护白海豚。“视造智能白海豚AI识别系统未来将在Deepseek基础上结合视觉大模型和多模态大模型,在海豚发现、跟踪后,将大模型与小模型结合实现多摄像头联动,指挥无人机抵近跟踪,采集更高清的画面,实现更精准的个体识别,智能判别海豚的生活状态、是否可能受到潜在的侵害。”林斌讲道。
将AI技术应用于物种多样性保护,厦门大学东山太古海洋观测与实验站的东山岛生物多样性监测平台同样亮点突出。
图:工作人员展示东山岛生物多样性监测平台
东山珊瑚保护区作为福建唯一的珊瑚保护区,区内的珊瑚生物群落对环境变化较为敏感。传统的监测方式依赖人工肉眼识别,效率低且受天气、水质等因素影响较大。为改善这一状况,厦门大学的科研团队、福建人工智能计算中心,基于昇腾AI算力,联合开发了珊瑚及鱼类的智能识别及分析系统,不仅能对水下视频数据进行实时分析和处理,还可建成图片、视频等数据信息库,大幅提高监测效率和准确性,为保护这片珍贵的“海洋热带雨林”提供坚实的技术保障。
厦门大学东山太古海洋观测与实验站驻站工程师/现场站务负责人孙圣垚介绍,目前,监测数据中5种造礁石珊瑚的识别准确率已达99%;35种鱼类的综合识别准确率可达93%。过去一段5小时的视频样本,研究人员需要花费2~3天做鉴定分析,在AI能力引入后,不到40分钟即可完成。
️产业智变:数字化创新释放乘数效应
在数字经济时代,数字化创新已成为推动产业升级、提升企业竞争力的核心驱动力。福建的众多企业积极拥抱数字化变革,借助先进的技术和平台,实现了生产、管理、营销等环节的全面升级,释放出巨大的发展潜力。
福建浔兴拉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浔兴拉链”)作为国际知名品牌、中国拉链行业领导者,公司成立近40年来专心钻研拉链,并通过数字化改造、引进国际先进生产设备和技术、升级制造工艺、快速响应客户需求等一系列的努力,使浔兴拉链产销量多年来位居中国第一,世界第二。目前已拥有福建、上海、天津、东莞、成都五个生产基地,形成了覆盖全国、辐射全球的生产营销体系。
当前,借助华为云物联中台项目,浔兴拉链成功踏上数智升级之路。浔兴拉链通过部署云端物联中台,在边缘侧采集设备数据,实现了对定寸机、压铸机、注塑机等设备数据的全面接入,同时得益于华为云的高可靠、高可用、平滑扩容、免运维的平台能力,不仅打通了企业的IT业务系统与OT设备数据的融合通道,还实现了数字化精确分析和决策,推动战略运营能力提升,进一步巩固了其在全球市场的领先地位。
图:浔兴拉链总经理何国平接受媒体采访
谈及未来数字化战略的方向,浔兴拉链总经理何国平介绍,公司将持续通过数字化能力来提升竞争力,在与华为多个项目合作过程中,借力华为公司在技术领域的深厚沉淀,浔兴公司实现了数字化精确分析和决策,推动战略运营能力,纵向协同垂直拉通供应链,打造快速响应的柔性生产能力,横向协同多个生产基地,调配产能和限时交付能力,满足客户需求,精细化管理,实现成本控制数字化。后续将与华为公司展开更多合作,稳步推进公司的数智升级战略,打造“百年浔兴、世界品牌”。
图:“昇腾新动力 DeepSeek新纪元——福建站媒体沙龙”现场
聚焦于人工智能算力对产业发展赋能,记者在“昇腾新动力 DeepSeek 新纪元” 福州站媒体沙龙上感受到了福建智算发展的勃勃生机。福建人工智能计算中心作为中国东南地区首个大规模人工智能算力集群,总体规划算力达 400P,一期算力 105P。其为众多企业和科研机构提供了强大的算力支持,吸引了众多合作伙伴。
例如,福建至简至一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借助其算力开发的河图洛书物流供应链大模型,有效优化了物流行业全链路流程,降低了成本;南威软件股份有限公司构建的多个 “AI 大模型 + 智能化应用”场景,为数字政府变革注入了新动力;福建英迈软件有限公司凭借AI算力驱动采购金融效能跃迁,并借助自研的AI一站式新创开发平台使能信创发展,这些案例充分展示了算力在推动福建产业创新发展中的关键作用。
图:福建联通数字化创新业务体验中心
此行的最后一站,记者来到福建联通数字化创新体验中心。福建联通自1994年正式成立以来,扎根服务福建超过30年。进入数智化新时代,福建联通持续创新5G、AI等技术验证与场景落地,赋能千行万业。
在制造领域,福建联通携手金源纺织打造了福建金源5G智慧工厂大数据平台。用大数据为工厂做“全身透视”,打造数字孪生工厂,对销售接单、生产跟踪、设备监测、能耗管理、质量监测、成本核算、成品出库等全业务流程进行数字化管控,辅助生产经营决策,显著提升企业生产效率。
在企业营销领域,福建联通代表性地推出了云典数智化营销平台。福建联通工业互联网工程师柯艺超介绍,云典数智化营销平台是一个集行销助手、支撑帮手、经营能手为一体的数智化营销工具,是一款面向企业用户的服务向导。针对企业在生产经营中面临着营销获客难、支撑协作难、数智转型难三大痛点,通过营销获客、支撑协作、数智运营3大模块、12项功能帮助企业对产品案例进行精准营销、业务流程敏捷支撑以及经营数据快速分析。
️结语
此次“看见数智福建”的深度探访,行程丰富且案例典型,记者真切目睹了数字技术在福建各个领域掀起的创新浪潮,5G-A、AI、低空智联等前沿科技深度赋能,已经成为推动福建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动力。
这些数智化实践成果斐然,不仅提升了城市的运行效率、保护了珍贵的生态资源、推动了产业的升级转型,更为重要的是,它们为数字中国建设提供了极具价值的“福建样本”。在未来的发展征程中,随着数字技术的持续迭代和应用场景的不断拓展,福建有望在数智化领域继续勇立潮头,贡献更多的创新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