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2030年前国产28nm芯片计划:摆脱x86与Arm架构
俄罗斯在半导体领域的本土化进程正加速推进,目标直指2030年前实现28纳米芯片的自给自足。面对外部压力和技术壁垒,这一雄心勃勃的计划由国家科技与技术研究院(MCST)主导,旨在打造基于SPARC架构的Elbrus处理器,以填补国内企业在高性能芯片上的需求空白。
MCST发展部副主任Konstantin Trushkin在一次公开活动中透露,预计在未来几年内,即2028年至2030年间,俄罗斯的晶圆厂将拔地而起,为国产芯片的生产奠定坚实基础。然而,他也坦诚地指出,由于知识产权和技术封锁的限制,俄罗斯无法采用主流的x86指令集架构,因此,拥有独特指令集架构的Elbrus处理器将成为国产晶圆厂的主力产品。
目前,俄罗斯在光刻设备领域也取得了显著进展。ZNTC公司已成功开发出350纳米制程的光刻机,并正朝着130纳米制程迈进。尽管更先进的制程技术何时能够问世仍是个未知数,但这一系列成果无疑为俄罗斯半导体产业的自主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Trushkin进一步强调,依赖外国CPU对俄罗斯的国家信息安全构成了严重威胁。因此,俄罗斯必须坚定不移地走国产硬件的道路,摆脱对Arm和x86架构的依赖。这一立场不仅体现了俄罗斯在半导体产业上的自主决心,也反映了其在信息安全领域的深刻认识。
然而,并非所有人都对Elbrus处理器的可行性持乐观态度。InfoTeKS公司的Dmitry Gusev就对此表示了质疑。他回忆说,几年前曾尝试将Elbrus处理器集成到公司系统中,但由于缺乏相应的软件支持和开发人员,该计划最终未能成功实施。Gusev建议,俄罗斯应首先致力于构建一个围绕Elbrus处理器的支持性生态系统,待其成熟后再逐步推向更广泛的应用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