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前高管魏延政年薪百万,41岁因癌症去世,临终留给孩子三句话

2025-04-24ASPCMS社区 - fjmyhfvclm

说到霍金,人们最佩服的不仅是他的科研成就,还有他的坚毅不拔的意志。

即便身体完全不能动的情况下,依旧用大脑为人类的物理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这种身残志坚的科学家才是最可贵的。

而几十年后的中国,

也有一位和他有着相同经历的科研工作者,在身患重病的情况下,依旧坚持自己的科研工作,他就是中国的计算机天才魏延政。

在英国电信院就职

在英国读书期间,因为魏延政在

计算机领域

的出色能力,还没有完成博士学位之前,就已经被许多的大公司盯上,并向他抛出了优厚的待遇,比如英国电信院就是其中之一。

当时的魏延政也不过三十岁出头,无论他选在哪里工作,都能获得不错的待遇。

一开始魏延政还真的选择了

英国电信院,

打算在那里一展抱负,

然而一次偶遇却改变了他的人生。

在电信院工作期间,魏延政遇到了

华为

在英国的代表,对方本来想找电信院的人商谈合作的,结果在会议上却遇到了魏延政。

aspcms.cn

这位代表与魏延政在会议上一见如故,代表对魏延政也很感兴趣,

于是就向提出举荐他去华为工作的意见。

对于这个提议,魏延政没有拒绝,尽管在国外待了许多年,但魏延政始终没有忘记自己是中国人。

他之所以去国外留学,就是为了给那时候的中国解决计算机落后的问题,

眼看机会已到,魏延政自然不会拒绝。

入职华为

2006年,

入职华为之后,魏延政很快就得到华为工程的重用,只用

五年时间

就做到了

无线营销部总裁助理。

负责华为的无线产品的销售和研究规划方面的工作,

年薪达一百万。

虽然工作内容还涉及到销售领域,但对魏延政来说不是什么难事,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很快就适应了华为的工作环境。

同时在华为工作的这段时间,魏延政还找到自己的另一半,

就是一样在新加坡读过书的妻子。

魏延政能取得这样的成绩

很不容易,

他是

新疆乌鲁木齐人。

从小家庭条件就比别人差,毕竟新疆这个地方,当时的经济水平可能连90年代的中部地区都不如。

那可想而知魏延政的童年生活,估计也好不了哪里,并且魏延政除了经济水平不高以外,家里上面还有两个姐姐和一个兄长,

因此家里的生活一直贫困线上挣扎。

然而即便在这种情况下,魏延政也没有放弃读大学的想法,反而身在穷苦家庭之中,内心对改变现状的决心变得更大。

读书这种事情智商和天分固然都不是最重要的,关键是决心和目标,

有了这两样的人,没有一个成绩会差到哪里去。

同时他的父母尽管条件不太好,但对魏延政的学习一直很支持,再加上魏延政也有着不错的学习天分,所以从小魏延政就成绩优越,尤其是理科方面尤为出色。

他多次代表学校参加各种的学习竞赛,高中就已经获奖无数,成为老师眼中的学霸级人物。

按照魏延政原来的想法,就是未来努力读书,然后在新疆找一份比较安稳的工作度过余生,因为在他还是学生的时候,他哥哥却出意外去世了。

面对年老的父母,魏延政很担心他们,

自己在出外省读书后没有依靠。

然而由于魏延政在高三时的各种出色发挥,在高考后却被

北京大学

给录取,面对能够考上北大的机会,最终魏延政在父母的支持下,

于1994年前往了北京报读计算机专业。

但是新疆的交通路况还不算好,加上新疆年轻人也有不少为了改变生活前往北京,以至于魏延政在准备去北京的那一天,面对大量去北京的人,火车票的价格也水涨船高,结果魏延政出于经济原因,连一张火车票都买不到。

最终只能靠朋友的帮助下混进火车站,不过火车内都有票检的,当女车长检查到他时,

最终没买票的事情还被发现了。

幸亏当时的女车长还算好心,得知魏延政去北京是为了上大学,便提醒他可以去大学证书换取半价的车票,魏延政大喜过望,于是立刻拿出自己的北京大学录取证书。

当看到对方的证书时,女车长也是一脸的羡慕,因为她也有一个儿子要去北京大学,结果因为分数不够而没考成。

出于共情的缘故,女车长不仅给魏延政补办了车票,连手续费也给他免了,经过一段长途波折之后,魏延政顺利来到了北京,开始了自己的读书之旅。

因为家庭贫困的原因,魏延政在大学期间没敢找父母要钱,一切的生活开支都是自己打工赚回来的。

甚至有一段时间为了生活,魏延政还当过一段售票员,在文化宫电影院批发电影票。

不过魏延政好歹也是北大学子,自然不会蠢到只懂得待在电影院卖票这么简单,他为了能更快地将电影票卖出,而是利用自己大学生的身份,

把电影院带到食堂里去售卖。

因为批发后的电影票,一张要比原来的便宜两块钱,所以30张电影卖出去后,魏延政还倒赚了不少。

经过这次尝试,魏延政之后便继续用自己的积蓄买电影票去人多的地方售卖。

由于魏延政销售电影票的效果特别好,所以电影院之后干脆也和魏延政保持长期合作。

这种赚钱方式,不仅解决自己经济上的困境,同时还大赚了一笔,在他从北大毕业之前,魏延政每天靠这个维持日常生活的消费所需。

就连大学的一些老师都喜欢找魏延政卖电影票,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魏延政不仅是一个理科天才,

同时还具有很强大的商业头脑。

不过售票卖钱只是魏延政的副职,作为大学生读书才是他的正职,本来魏延政一开始是打算只读计算机这个专业。

然而这个专业的学士学位对魏延政来说,并非什么难事。

于是后来又趁着北京大学的经济研究中心招收双学士的机会,同时还修读了

经济学,

这些知识给魏延政日后进入华为工作提供了更多的方便。

能考进北京大学的人,基本没几个是读书差的,但魏延政凭借自己的不懈努力,还是从这些学生之中脱颖而出,成为魏延政那一届最出色的学生。

学校平时有不少活动,都会安排魏延政参加,而

新加坡国立大学

的两位校长的到访,就是

魏延政的第二次人生际遇的到来。

当时是北京大学的百年校庆举办,因为来这里参加活动的人很多,除了国内一些社会地位比较高的人,还有些外国的大学教授也来了。

比较出名了就是当时新加坡国立大学的两位校长,为了方便这两位校长在学校的活动不受言语差异的影响,北京大学负责人便安排魏延政

给他们当翻译。

两位新加坡大学校长在北京大学逗留这几天,魏延政都跟随在他们身边,凭借出色工作能力和渊博的知识,两位校长对魏延政的印象非常好。

甚至还在活动结束的那一天,向魏延政提出

了请他去新加坡国立大学留学的请求。

然而由于魏延政当时在大学的学业还没有完成,再加上当时魏严政认为自己对方说的不过是客套话,于是就没当一回事。

可是魏延政不知道的的是,就在他大学

第三年后,

两位校长真的向他发出了录取通知书。

然而此时的魏延政还是没有想要出国留学的想法,而是选择到了一个北京计算机软件公司去担任工程师。

不过,尽管魏延政早已在大学学了三年的计算机专业,但是但是当时国内的计算机行业还处于初级阶段,许多高级软件技术仍未被攻克。

魏延政尽管底子打得不错,但面对这些难题还是一头雾水,这时他才发现自己的能力虽然在国内可能还算不错,但放到国际上可能连二流的计算工程师都未必算。

面对这样的落差,魏延政的求学心态再次被激发,于是在

奥德软件公司

工作了一年后,

他拿起了曾经的新加坡大学的录取通知书,打算到了研读硕士学位,以弥补学识上的不足。

前往新加坡国立大学之后的魏延政,修读的模式识别和图像处理,而是

担任他的导师的

便是到北京大学参加活动的

国立大学副校长。

在修读过程中,魏延政还有助教的身份,他参加了当时国立大学的数据结构和微处理器部分的研究,这给了他带来了改变自己不足的机会。

凭借在北京大学打下的底子,魏延政在这方面的学习速度非常快,很快就顺利完成了在新加坡的硕士学习。

但为了学习更多的计算机之后,魏延政没有回国参加工作,

而是到了英国进修博士,

而他选择的大学就是英国著名的

南安普顿大学。

然而南安普顿大学毕竟是英国的著名名校,想到这里读书的要求比新加坡国立大学好高,尤其是他们的“英国皇家工程院”院士头衔,更是他们大学许多工程学学生一生的追求。

为此魏延政做了大量的准备,终于通过南安普顿大学的严格筛选,顺利获得前往南安普顿大学读博的机会。

不过在这里读书的难度,就不比魏延政在北京和新加坡时这么容易了。

毕竟英国是白人国家,而且聚集在这里的都是来自世界各地的工程学优秀学生。

在这里未验正感受到巨大的学习压力,

他还曾经被人质疑过自己发表到学术大会上的论文。

然而这些挑战并未让魏延政退缩,凭借扎实的知识功底,魏延政终于说服了所有质疑他的教授和学生,从而顺利完成拿到他梦寐以求的博士学位。

除了在学业上收获满满,他的感情生活也很令人羡慕。

夫妻二人于2009年在

上海

认识,由于兴趣爱好和三观都很投缘,于是没过多久就走在了一起举行婚礼。

患癌

婚后魏延政的妻子还为魏延政怀了一个孩子,然而就在婚姻事业都走向美满的那一刻,

魏延政的生命却开始了自己的倒计时。

2011年

魏延政从国外谈完业务回来之后,便感觉自己的脚指头发生一丝的痛感,

起初魏延政以为只是自己身体过度工作劳累导致。

然而这样的痛感到后来却越发严重,到最后魏延政连路都走不了,不得已魏延政只能到医院检查,结果却查出自己竟然得了

恶性肿瘤。

此时的魏延政也就奔四的年纪,这个信息对他而言无疑是沉痛的打击,这代表他将来离开世界,而且他的女儿可能还没出生就没了爸爸,

因为当时魏延政的妻子才刚怀孕4个月。

为了压制病情,魏延政通过手术治疗暂时恢复了走路的机能,然而病痛依旧缠着他不放,甚至双脚的疼痛到最后连用药物治疗都不行了。

后来为了压制病情,魏延政不得不选择截肢手术,

然而这种手段也只是让他生命向前延续一段时间。

庆幸的是魏延政的妻子在知道他的病情后,没有抛弃他,

始终陪他一起接受治疗,抗击癌症。

同时华为总公司也给魏延政提供20万的补助金,

北大的一些校友听闻魏延政的事迹后,更是自发给对方众筹了90多万善款。

三句话

然而面对强大癌症,魏延政的抗争和众人的努力最终还是失败了,生命在

2016年

的某一天停了下来。

魏延政离开时不过

41岁

,这个年纪对于大部分人来说,正是事业上升的黄金时期。

不过,在他离开前,他把最宝贵的“财富”留给了儿子。

他对儿子说了三句话——

有智力和毅力是成事的基础;朋友和贵人是改变命运的最佳机会;拥有眼界和定力,能决定人生发展的整个走向。

如果魏延政没有在此时去世,中国必定多出一位天才计算机专家。魏延政也能实现自己的抱负,然而这一切都只能随着魏延政的去世而消失了。

不过,魏延政虽然离世了,但他在世前为中国计算机作出的贡献,还是值得铭记。

同时优秀的人品和坚持到底的学习精神,

更值得中国下一代的学子效仿。

回顾他的拼搏之路,正应证了那句话——

当命运需要你们去逆风飞翔的时候,就不能随风而去。

回看他的事迹,那些不屈不饶、敢于吃苦的精神,都值得我们用一生去学习。

-完-

编辑|千树

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