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SML很彷徨:中国订单减少,美国、韩国谁能支撑起自己的营收?
众所周知,在全球光刻机市场,荷兰ASML公司始终占据绝对统治地位。
其生产的极紫外光刻机(EUV)更是全球唯一,他是制造7nm以下芯片的必备设备,所以几乎全球所有先进芯片制造企业的生产线,无不以抢到ASML设备为优先目标,之前台积电、三星、英特尔,就一直在抢购EUV光刻机。
从市场份额来看,ASML占据全球85%光刻机市场份额、垄断100%高端EUV设备的企业,堪称半导体工业的"心脏供应商"。
然而正是这家技术霸主,近年营收支柱却开始发生改变了,风险慢慢来了。
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大陆从ASML采购光刻机金额突破600亿元,2024年进一步跃升至840亿元,占其全球营收比例达36%。中国大陆也超越了台湾省、韩国成为最大客户。
这一数字背后,其实是双面体,一方面是中国芯片企业扩产的迫切需求,但同时也映射出ASML对中国市场的深度依赖。
转折发生在2024年第四季度。中国大陆采购占比从前三季度的49%、47%、47%断崖式下跌至27%,2025年一季度仍维持在这一水平。
aspcms.cnASML官方预测,2025年,中国大陆的订单占比将跌破20%。某半导体设备分析师指出:"中国客户近两年集中采购后,产线进入消化期,叠加出口管制影响,需求萎缩在预期之中。"
失去中国订单支撑,ASML的希望会在哪里呢?
2024年第四季度,美国客户贡献28%营收,看似接棒中国成为最大客户。但2025年一季度,这一比例骤降至16%,原因就是台积电在美国的工厂,进度其实也较慢,intel也订单有限。
而2025年一季度,韩国客户贡献了40%,但业界普遍认为这是三星因为存储芯片扩产的短期行为,二季度将回落至25%左右,很难保持高增长,因为没有这么大的需求支撑。
而台湾省的客户受限于产能饱和,增长空间同样有限,特别是现在台积电重心转至美国去了。
所以很明显,"客户结构失衡的风险正在显现。",过度依赖单一市场曾带来高增长,但也埋下隐患。
特别是在当前全球半导体周期下行,中国订单萎缩叠加其他市场需求波动,企业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某投行报告直指:"若2025年中国订单占比跌破20%,ASML营收可能面临较大的下滑。"
不仅如此,目前中国的国产光刻机企业正突破,推出的光刻机技术越来越先进,虽与EUV存在代际差距,但在成熟制程领域已具备替代可能。
所以说,如今的ASML,其实是站在十字路口了,前几天靠着中国市场大赚特赚,如今中国订单减少了,谁能撑起自己的高增长呢?估计ASML自己心里也没有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