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巡洋笔记」Kanek Audio Autumn:那一块香甜的枫糖
️品牌: Kanek Audio
️型号: Autumn 秋
️类型: 有线入耳耳机
️定价: 12800元/13800元(公模/私模)
️技术特征:1圈2铁2静电,单边5单元
️外观特征: 黑底红纹配色面板,不规则纹理质感
️其他特征: 标配Cross Lambda三种材质混合Litz4结构线材
️声音概述: 温暖柔润、均衡有力
️适合人群: 喜欢万元塞具有优良乐感的烧友,暖润风格爱好者,喜欢经典老歌的人声爱好者。
上小学时候曾经看过一套以外国小孩子视角写的描述童年的书,厚厚一叠的内容到现在几乎忘光,唯独记得里面的一篇,写的是加拿大的小孩和父母一起制作枫糖的故事,从收集树液,到熬煮,再到利用树林的积雪来冷却成型——当然,印象最深的还是最后的品尝环节,可惜我只能从作者的文字描述来体会枫糖的滋味。后来长大后虽然品过枫糖的味道,但总觉得不如童年那本书描述的味道“正宗”。不论是在去年底的广州展还是今年的上海展上,我听到的Kanek Audio Autumn耳机,那声音给我的感觉每次都让我想起记忆里那本书上描述的枫糖的味道——浓郁、醇甜。
本文可能带有比平时稍多一些的主观性,老规矩我还是在爬格子的时候尽量避免。Kanek在我印象里是去年才知道的新品牌,这款以季节命名的Autumn虽然近几次展会上都能在新声域的展位听到,但品牌方似乎也没怎么做宣传。去年第一次听到的时候,我的第一印象是和adastra的OASIS有种异曲同工之妙——当然两者的声音是有本质区别的,OASIS是从内到外的柔和,而Autumn是外柔内刚;共同点在于,两者都着重突出乐感。乐感对于Autumn来说,是明显优先级高于音质的,尽管也是售价过万元的旗舰级圈静铁,但你在Autumn的声音表达方式里很难找到“线条感”和“刺激性”这样的东西,极大程度的对音色的暖化和对线条的柔化,同时在声底层面保持了良好的均衡度和还原度,是Autumn调音的基调。
Autumn为1圈2铁2静电配置,9.2mm动圈负责低频,2枚动铁分别负责中频和中高频,2枚静电负责高频。腔体外壳大小适中,以灰黑色为主色调,面板上有类似碳纤维的纹理,随着光线变化会呈现明暗不同的光泽;除此以外有少量枫红色的点缀斑纹,两种色调的相互映衬,竟生出几分温暖之感;而面板的下半部,左右两侧单元分别刻印着品牌名Kanek和产品名Autumn,金色的字体更是点题——配合上耳机的音色特征,这样的外观也与“秋”的名称呼应,相得益彰。Autumn的标配线材名为Maple(枫),出自泰国线材品牌Cross Lambda,为高纯度铜、银镀钯、铜镀银三种材质以Litz4结构混编而成,外层有编织外被,虽有一丢丢粗但非常柔软,听诊器效应控制得还可以;插头为4.4mm平衡插头。“秋天”对应“枫叶”,没毛病。
总的来说这样的外观,作为公模定制(也可以做私模定制)并不算独特,但还是以颇具艺术感的设计和精良的做工取得了不错的视觉效果。而佩戴方面由于腔体不大且人体工学做得不错,重量也很有限,戴起来舒适度倒是很高,甚至连续佩戴2小时以上我都试过一次(不建议模仿),配合合适的耳套丝毫不会有鼓胀感。
Autumn初听之下,这种雄浑而又醇厚的声音风格给人感觉就是很不好推的样子,但实际上这塞子的易驱动性非常友好。举个极端的例子,这条12800元的塞子我用299元的雪漫天ECHO MINI开到15音量耳朵都有点受不了,并且声音的框架有模有样的,除了三频硬素质和信息量比不了砖头播放器外,居然还挺好听……除此以外,基本上只要不是声音太薄和刺的小尾巴,都能把Autumn推出近似的水准。当然,如果希望发挥出它的全部实力,还是建议上一台好些的播放器,至少在信息量和控制力上要给足,这里比较推荐万元内区间的N6iii、R6PROMAX和M8T,已经足以充分发挥Autumn的声音水准了。
想要欣赏Autumn的魅力,是需要有一些听音经验的,这不是一耳朵就能在素质层面惊艳你的塞子,一开声就有那种藏不住的浑厚感,很容易成为对它喜爱与否的分水岭。作为一个香港品牌做出来的东西,必然少不了对港乐以及港台老歌的出色适配性。而对于张学友、蔡琴、邓丽君、陈奕迅这样嗓音与唱功兼具的歌手作品来说,Autumn可谓手到擒来,不仅仅能够以颇具黄昏感的染色让这些老歌焕发出新的魅力,对于歌手的声线描绘得惟妙惟肖,细节表现也是相当漂亮,很容易让听者沉浸其中无法自拔。而对那些强调编曲和节奏感的现代流行乐来说,Autumn又能以量感丰厚且下潜甚是到位的低频烘托出足够的氛围感(甚至在一些控制力不太好的前端上低频还会过量),可谓在中、低频层面占尽优势——当然前提是你喜欢这种厚声风格的耳机。坦白讲,Autumn的人声距离并不贴耳,甚至在一些录音质量很高的曲目中能听出明显的距离感;结像大小也处于中等水平并不“肥厚”;尽管如此,我们仍然可以给予其非常正面的人声评价,除了自身过硬的中频素质之外,更多还是要归功于出色的韵味表达,赋予了Autumn枫糖一般的浓郁“甜味”。
在官方的描述中似乎Autumn比较偏向于“流行人声塞”类型的表达,诚然Autumn在绝大多数人声曲目的演绎中都能获得一个不低的分数,非要说不足可能也就是因为厚润的声底,在回放一些嗓音比较清新的女歌手作品时表现有点过于“成熟”了。而在这样的风格框架下,对于圆号、萨克斯等中频为主的乐器的呈现也有着质感、韵味慢慢的表现,足以迷倒烧友。更进一步来说,Autumn听非流行人声的表现如何?事实上到了这个价位,耳塞的基础素质如果很差,或者过分偏科的话,都会导致总得分不高;而Autumn无疑在我这里是可以打高分的,下面就来看看它在其他类型曲目中的表现。
在我看来,厚声的塞子区分“流行塞”还是“杂食塞”,必须要越过的一道坎是动态。而最考验动态的莫过于古典大编制和一些电影原声,一通测试下来,Autumn的动态并不孱弱,但也确实不算强悍的类型,古典听听协奏曲室内乐什么的是没问题的,但是听大编制交响在极大动态落差时差点意思。好在对于电影原声的表现可圈可点,尤其是抒情成分较多的曲目,Autumn那浑厚而又悠长的泛音表现着实很喜人。换句话说,Autumn并不能算单纯的“流行人声塞”,我觉得包括泛流行和ost甚至一些非金属类的摇滚也是完全没问题的。术业有专攻,Autumn这样浓烈的风格,相对来说更适合“慢歌”一些,“抒情”是核心。前面提到这条塞子“外柔内刚”,原因则是它的调音在骨子里对于均衡和中正依然有不低的追求,再结合贯穿整个声音风格的抒情走向,就构成了这种颇具包裹感的内里均衡还原、外在厚润抒情的独特走向,这也是Autumn独一无二的声音标志。
从整体风格来看Autumn自然不属于“均衡还原”的路子,强烈的个性、醇厚的调音走向也让它成为了万元档最有个性的入耳耳塞之一,也是当前普遍趋同的耳塞声音风格中“不走寻常路”的代表。对于它的声音,我个人给予较高的评价,但对于感兴趣的烧友,我建议想办法试听一下,如果Autumn是你的菜,相信它有让你“退烧”的本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