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肇中等六位科学家荣获基础科学终身成就奖
️中国教育报讯(记者 梁丹)3月21日上午,2025国际基础科学大会(ICBS 2025)新闻发布会在清华大学举行。发布会公布了2025年度基础科学终身成就奖及前沿科学奖获奖名单,诺贝尔奖得主丁肇中(Samuel Chao Chung Ting)、朱棣文(Steven Chu)、戴维·乔纳森·格罗斯(David Jonathan Gross),图灵奖得主罗伯特·恩德雷·塔扬(Robert Endre Tarjan)、菲尔兹奖得主森重文(Shigefumi Mori)以及沃尔夫奖得主乔治·卢斯蒂格(George Lusztig)六位国际知名科学家获2025年度基础科学终身成就奖。
ICBS主席丘成桐院士,图灵奖、2024基础科学终身成就奖得主姚期智院士,菲尔兹奖得主、清华大学教授考切尔·比尔卡尔,中国科学院院士王贻芳等知名学者出席新闻发布会。
基础科学终身成就奖(Basic Science Lifetime Award)于2023年设立,旨在表彰在数学、物理、信息科学和工程三大基础科学领域发挥根本性推动作用、做出杰出贡献且具有独创精神的科学家,他们的工作在过去三十年甚至更长时间内深刻地影响了学科发展。
国际基础科学大会组委会邀请世界各国对科学发展有重大贡献的学者参与提名基础科学终身成就奖,对符合评选标准的科学家进行提名。丘成桐先生担任评委委员会主席,各领域评选委员会经过数轮讨论,最终评选出了2025年度6位基础科学终身成就奖的获奖者。2025年度评审委员会委员包括中、美、英、法、德、挪威、日本等各国院士以及诺贝尔奖、菲尔兹奖、图灵奖、沃尔夫奖、邵逸夫奖等国际奖项得主。
2024国际基础科学大会吸引了全球4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近千名顶尖科学家齐聚,通过500余场前沿学术报告构建高端对话平台,累计实现线上线下逾500万人次学术参与。为进一步巩固大会成果,推进全球科学交流与合作,2025国际基础科学大会将于今年7月在北京举行,届时,基础科学终身成就奖、前沿科学奖将在大会上颁发。大会由北京市人民政府、科学技术部、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和世界华人数学家联盟主办;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中关村科技园区管理委员会、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北京市怀柔区人民政府、北京怀柔科学城管理委员会和北京雁栖湖应用数学研究院承办;清华大学丘成桐数学科学中心协办。
️本文内容来源:中国教育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