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提速加力:电信、医疗等领域迎来新机遇
电信领域:外资准入限制放宽,数字产业开放发展
电信领域是此次试点任务的重点之一。方案提出取消应用商店、互联网接入等服务业务的外资股比限制,鼓励发展数据标注产业,健全数据交易市场体系,支持“来数加工”等新业态新模式。此外,发展游戏出海业务,布局从IP打造到游戏制作、发行、海外运营的完整产业链,也成为试点的重要内容。
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通信发展司司长谢存表示,2024年工信部已在北京、上海、深圳、海南四地取消多项增值电信业务的外资股比限制,并已向德国电信、西门子等13家全球知名企业发放试点批复。下一步,工信部将继续推动电信领域有序扩大开放,支持更多外资企业参与试点,探索新业态新动能,激发市场活力。
医疗领域:引进优质资源,优化服务供给
医疗领域的开放试点同样备受关注。方案支持外籍医生开设诊所,允许境外医疗专业技术人员短期执业,并简化和优化审批流程。此外,支持开办外资护理学院,允许以捐资方式举办非营利性医疗机构和养老机构,探索优化罕见病药品进口抽检模式等,均为试点任务的重要内容。
国家卫生健康委医政司司长焦雅辉介绍,试点旨在引进优质医疗资源,丰富国内医疗服务供给,满足居民及在华外籍人士的差异化需求。目前,国内短期执业的境外医务人员已达1500多人,合资、独资医疗机构超过150家。未来,试点将进一步推动医疗数据的标准化和院际共享,探索健康医疗数据库的共建共享。
金融领域:深化国际合作,推动绿色金融发展
金融领域的试点任务包括支持探索国际保理业务,深化合格境外有限合伙人(QFLP)试点,吸引境外保险公司、主权基金、养老基金和ESG基金为绿色项目提供投融资和技术服务。此外,鼓励信用评级机构开展绿色债券评级服务,支持符合条件的融资租赁公司发行绿色债券。
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局局长王信表示,人民银行将统筹金融开放与安全,推动跨境贸易和投融资便利化,促进金融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绿色金融和转型金融标准的制定与优化,也将为经济绿色低碳转型提供有力支持。
商贸文旅与交通运输:创新模式,提升便利化水平
在商贸文旅领域,方案允许外商投资旅行社经营出境旅游业务,支持天津试点传统经典车保税展示及托管业务,海南博鳌乐城国际医疗旅游先行区开展进口使用特医食品、保健食品先行先试。交通运输领域则支持集装箱下海、互换、共享等合作,探索新能源整车、动力电池出口的联运新模式。
试点范围扩大:新增9个城市,覆盖全国
此次试点不仅任务数量增加,试点范围也进一步扩大。除现有的11个试点省市外,新增大连、宁波、厦门、青岛、深圳、合肥、福州、西安、苏州9个城市。这些城市服务业发展基础好,区域和产业代表性突出,将为试点工作提供更多创新空间。
商务部副部长兼国际贸易谈判副代表凌激表示,试点任务的全面铺开,旨在加快形成更加丰富多样的制度创新成果,推动服务业高质量发展。通过扩大开放,中国不仅为自身发展注入新动力,也为全球经济注入更多确定性和稳定性。
结语
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的提速加力,标志着中国在推动高水平对外开放方面迈出坚实一步。电信、医疗、金融等领域的创新举措,不仅为国内服务业带来新机遇,也为外资企业提供了更多参与机会。未来,随着试点任务的深入推进,中国服务业将迎来更加开放、更具活力的发展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