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头:攥紧项目“金钥匙” 开辟发展新赛道
连日来,在安泰北方科技有限公司年产5000吨高端稀土永磁制品等多个稀土深加工项目施工现场,呈现出一片繁忙景象。大型机械来回穿梭,工人们正在紧张有序地进行设备安装调试。这些项目聚焦稀土高端应用领域,旨在提升稀土产品的附加值,实现从稀土原料输出向高端材料及应用产品转变。
4月11日,记者从包头市发展改革委获悉,截至一季度末,包头市650个重大项目中492个已开复工,开复工率达75.7%,184个续建项目复工176个,复工率95.7%,466个新建项目开工316个,开工率67.8%。
今年以来,包头市发展改革委牵头组织全市24个职能部门开展重大项目谋划行动,持续谋划生成多层次、多元化的重大项目,形成“储备一批、开工一批、建设一批、竣工一批”的良性循环。2025年,包头市计划实施重大项目650个,总投资规模达6253.4亿元,年内计划完成投资2535.5亿元。项目涵盖晶硅光伏产业、稀土产业、陆上风电装备产业、氢能储能产业等多个领域。
围绕稀土这一关键资源,包头市一系列重大项目落地生根。包头华星稀土新建年产8000吨稀土金属项目建成后,将大幅提升高附加值稀土金属的供应能力,进一步巩固包头“稀土之都”的产业优势。同时,可满足新能源汽车、风电、电子等高端领域对稀土材料的需求,推动产业链向高精尖方向发展,带动地方就业和经济增长。
同样,“世界绿色硅都”的名号也彰显出包头在晶硅光伏产业方面的强大实力。一大批晶硅光伏重大项目纷纷上马,从硅料生产到组件制造,全产业链布局逐步完善。在昆都仑区的产业园区,通威20万吨高纯晶硅项目的现场高塔矗立,生产线高速运转。该项目采用了国际先进的生产工艺,大幅降低了能耗和生产成本,所产硅料品质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同时,配套的光伏组件项目也在加紧建设,投产后将形成完整的晶硅光伏产业链条,推动包头成为全国重要的晶硅光伏产业基地。
氢能储能作为未来能源发展的重要方向,在包头也迎来了黄金发展期,为城市的能源转型注入新动力。通过风能、太阳能发电,再将电能转化为氢能储存起来,实现能源的稳定供应和高效利用。氢能储能项目不仅有助于减少碳排放,还能带动相关产业发展,打造绿色能源示范基地。
同时,包头还在努力招引培育数字经济、人工智能和低空经济等新质生产力项目。固阳县华鑫超算包头智算产业园项目(一期)等一系列数字经济人工智能项目已开工建设,这些项目聚焦数字经济高端智能应用领域,旨在提升数据的价值转化,实现从数据资源到智能决策及创新产品的转变。随着航空技术的发展和对空域资源的进一步开发利用,包头抓住机遇大力发展低空经济项目。石拐区五当召通用航空机场配套飞行应用实验基地项目运用了前沿的航空技术,提高了飞行器的性能和安全性,在航拍、农业植保等应用领域具有很强的竞争力。
2025年,包头正以重大项目为笔,以实干担当为墨,在高质量发展的画卷上奋力书写新时代的辉煌篇章。从稀土车间到光伏园区,从储能基地到氢能管线,每一处热火朝天的建设现场,都是包头立足实际、勇攀高峰的生动写照。(记者 格日勒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