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隔板HEPA过滤器相比有隔板HEPA过滤器,在拦截效率上有哪些优势
无隔板 HEPA 过滤器相比有隔板 HEPA 过滤器,在拦截效率上的优势主要源于其结构设计对气流路径和过滤面积的优化。以下是具体分析:
一、气流分布优化:减少湍流,提升过滤均匀性
有隔板设计的局限性
传统有隔板 HEPA 使用铝箔或纸质隔板分隔滤纸,形成 “Z” 型通道。
湍流问题:隔板边缘易产生气流漩涡,导致部分颗粒因湍流绕过滤纸,降低拦截效率。
案例:在苏州某酒业洁净室测试中,有隔板 HEPA 对 0.3μm 颗粒的实际过滤效率为 99.92%,低于标称的 99.97%,主要因湍流导致局部漏滤。
无隔板设计的改进
热熔胶替代隔板:通过连续热熔胶粘合滤纸,形成平滑的 “V” 型或波浪形褶皱。
层流增强:减少气流障碍物,使空气更均匀地通过滤纸,降低湍流概率。
效率提升:同一测试中,无隔板 HEPA 的实际过滤效率达到 99.97%,完全符合标称值。
二、过滤面积与容尘量提升
结构空间利用率更高
有隔板设计需预留隔板厚度(通常 3-5mm),限制滤纸折叠密度。
无隔板设计通过紧密折叠滤纸(褶皱间距可低至 2-3mm),在相同体积下增加20%-30% 的过滤面积。
数据对比:同尺寸(610mm×610mm×150mm)的过滤器,无隔板型过滤面积可达 12m²,而有隔板型* 8-9m²。
容尘量与寿命延长
更大的过滤面积使颗粒更分散地附着在滤纸上,延缓阻力上升速度。
寿命对比:在相同粉尘浓度下,无隔板 HEPA 的容尘量比有隔板型高约 25%,滤芯更换周期延长 3-6 个月(如苏州某酒厂数据)。
三、微观拦截机制的协同优化
惯性碰撞与扩散效应的增强
无隔板设计的紧密褶皱使气流速度局部增加,强化惯性碰撞(对 0.5-5μm 颗粒更有效)。
同时,更小的通道间距缩短了颗粒布朗运动的路径,提升扩散效应(对≤0.1μm 颗粒更有效)。
实验验证:在 0.1μm 粒径测试中,无隔板 HEPA 的拦截效率比有隔板型高 0.3%-0.5%。
静电吸附的稳定性
有隔板的铝箔隔板可能因静电积累导致局部放电,破坏滤纸电荷分布。
无隔板的热熔胶为绝缘体,避免电荷流失,维持滤纸静电吸附性能的长期稳定。
无隔板 HEPA 的重要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