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出货百亿颗,CIS传感器行业的新机遇与挑战

2025-04-07ASPCMS社区 - fjmyhfvclm

作为电子设备的“感知之眼”,CMOS图像传感器随着人工智能、物联网、智能驾驶等技术的快速发展,市场需求呈现爆发式增长。综合多家市场机构预测,2025年至2025年全球CMOS出货量将继续保持 8.5%的年复合增长率,2025年接近100亿颗,销售额将超过2400亿元。

面对如此庞大的正向增量市场,索尼、三星、安森美等海外巨头,以及格科微、豪威、思特威等国产CMOS上市企业均在精心布局,在稳固自己优势领域的同时,积极进行战线扩延。

️机遇:技术升级与多场景需求共振

️手机市场:出货量逼近50亿

根据潮电智库统计, 2024年全球手机出货量为14.4亿台,同比增长4%;其中智能手机出货量为12.4亿台,同比增长9%。

2024年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达12.4亿部,按单机搭载摄像头数量为3.5颗,计43.4亿颗;功能手机出货量以2亿部计,单机摄像头搭载数量为1.5颗,计3亿颗。

计算可得,手机市场CMOS稳定出货量在48亿颗左右。

而手机摄像头领域正经历像素升级、材质结构优化及功能拓展的多维发展。主摄以成本效果最优解的50M成为标配,高端市场出现了国产与海外厂商直掰手腕的情况。在2024年华为Mate70系列,小米15系列等搭载着豪威、思特威、格科微的高像素CMOS机型先后量产。

展开全文

海力士的退场,安森美的裁员,国产CMOS厂商占据了“天时地利人和”。

️汽车市场:出货量3.7亿颗

在智能汽车黄金赛道,车载CMOS今年全球出货量将突破4亿颗,同比2024年的3.7亿颗,增幅高达14%。高阶智驾上车驱动单车搭载光学传感器用量显著提升,智能汽车行业的爆发,让CMOS图像传感器厂商在非手机领域成功找到了最大的兴奋点。

比亚迪在2025年2月宣布:全系车型将搭载高阶智驾技术,其中天神之眼C首批上市21款车型,覆盖7万级到20万级,包括在售价格最亲民的海鸥,真正实现高阶智驾人人可享,引领汽车行业智能化变革。

潮电智库初步估算,仅比亚迪一家车企的车载摄像头需求量可能就会超过5000万颗。对车载光学供应商来说,这算是绝对的利好。

️平板/笔电市场:笔电/平板:出货量6亿颗

根据潮电智库统计,2024年全球平板电脑销量为1.48亿台,笔记本电脑销量为2.55亿台。按单台笔电/平板1.5颗的摄像头配置量计算,去年该领域消化CMOS芯片6.1亿颗。

PC市场将加速增长,主要受商业需求的推动,因为企业准备迎接Windows 10的终结。“CES 2025上展示的进步凸显了该行业致力于使具有人工智能功能的个人电脑成为一个新吸引点,促使消费者更新换代。

从产品配置来看,现在单台笔电/平板电脑摄像头在1-2颗之间。其中后置摄像头主要用来实现视频通话功能,前摄用来拍照,在未来的AI功能上线后,摄影功能会更加的适配。

新兴市场:人形机器人迎来热潮、AI智能眼镜或将突破千万

机器人感知与控制是实现机器人智能化作业的关键核心技术,从二维到多维信息感知和融合,从实现快速、精准的环境感知到目标识别,从智能控制到深度自主学习决策,都为机器人更好适应不同任务与场景提供必要发展动力。

2024年全球AI眼镜的出货量只有234万台,但2025年会突破千万台,未来三年内全球AI眼镜销量会突破亿台,十年甚至更短时间将冲刺到十亿台,与手机市场容量相当。

️挑战:技术壁垒与产业链协同难题

️1、高端技术仍受制于海外厂商

尽管国产CIS企业在出货量上占据优势,但高端市场仍被索尼、三星垄断。2024年,索尼在CIS市场的销售额增幅远超国内企业,反映出国产传感器单价低、附加值不足的困境。

️2、供应链稳定性与成本压力

CIS产业链涉及芯片设计、封装测试、光学组件等多个环节,上游原材料价格波动及地缘政治风险可能影响产能。国内企业需通过垂直整合或多元化采购降低风险。

️3、人才短缺与研发投入不足

高端CIS研发需要跨学科人才(如半导体工艺、光学设计、AI算法),但国内相关领域人才储备不足,尤其缺乏具备国际竞争力的技术团队。以华为海思、格科微为代表的企业年研发投入超百亿元,但中小型企业仍面临资金压力。

必须承认,在CIS领域中国起步较晚。但是,在全球最大消费电子的本土市场,中国CIS军团正在向传统巨头发起强有力的冲击。

年出货百亿颗CIS传感器的目标,既是行业增长的里程碑,也是技术突破与生态协同的试金石。国产企业需在高端技术研发、供应链韧性、应用场景创新等方面持续发力,方能在全球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

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