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内河港向综合枢纽转型,极目新闻记者看阳逻港的智能化、绿色化和全球化

2025-03-05ASPCMS社区 - fjmyhfvclm

极目新闻记者 张秀娟

3月5日,极目新闻记者在武汉阳逻港二期现场看到,龙门吊、桥吊起落不停,集装箱堆垛成“山”,集卡车在港区来回奔跑。

作为长江中上游最大的集装箱枢纽港,多式联运航线越织越密,智能化操作在港区随处可见,作业效率不断提升,撬动黄金水道释放黄金效益。

️港区龙门吊有了“智慧大脑”

靠岸停泊的船只上,成列的集装箱被运去哪里了?带着疑惑,记者走进了武汉阳逻港的中控室,观看了“抓娃娃”式的操作。只见过去需要高空作业的吊车司机,如今坐在办公室里操纵手柄,就可以在离地15米的高空中,像“抓娃娃”一样把一个个集装箱稳稳地放到集卡上,进行出货。

“相比之前的作业模式,港区15台龙门吊,可以单人对多机,一个小时就可以吊出几十箱,大大提升了作业效率。”武汉阳逻港集装箱有限公司操作部员工洪程民介绍:“在大数据的指挥下,龙门吊仿佛有了‘智慧大脑’,可以快速找到要出货的集装箱,大大降低翻箱率。”

️机械臂为电动集卡完成换电

离龙门吊的不远处,只见一辆集装箱型卡车缓缓开入工程部旁的充换电站。“以前运送集装箱的全部是内燃机车,换了电动车后,为绿色生态码头建设做出贡献。”洪程民表示,2023年,港区内的电动集卡充换电站完成建成,内设8个充电桩。

极目新闻记者在换电站看到,一辆电动集卡在换电工位停稳后,系统自动识别后发出换电指令,换电站的机械臂从“充电房”滑出,伸向电动集卡车,用长机械手臂,抓起重约2吨的电池箱,缓缓退回到“充电房”,放进充电槽里,然后机械臂抓起一个已经充满的电池箱,再次从“充电房”出来,放到集卡车的电池舱内,整个过程不到5分钟。而在一旁监控室的墙上,几块大屏幕正实时监控管理充换电站的运营情况和车辆、电池的运行状态。

记者了解到,该换电站可同时放置8个电池同时充电,保障50辆集卡全天候运营,年替代电量约420万千瓦时,每年可为阳逻港集装箱码头减少碳排放4700吨。

️阳逻港经营资源统筹运营

繁忙、低碳的阳逻港,也是湖北交通综合发展的一个缩影。2月28日,武港集团正式接管武汉港阳逻港区集装箱铁水联运一期场站。这标志着阳逻港经营资源统筹运营迈出重要一步。

近年来,阳逻港推进江海直达、近洋直航、国际海铁联运等通道建设,有力支撑了武汉市光电子信息产业、新能源汽车等产业稳定发展。目前,阳逻港的直达航线已从2013年的4条增加到30条,同时拥有了40多条多式联运通道,货物在武汉上船,可直达日本、韩国、俄罗斯和越南。航线的不断完善和丰富,带动了阳逻港整体箱量的持续增长。

2024年,阳逻港全年完成集装箱吞吐量238.1万标箱,同比增长3.5%。出入境船舶数量创历史新高,2024年,武汉阳逻港出入境船舶总量为106艘次,首次突破百艘大关,同比增长20%,超安徽、江西、湖南三省总和,连续五年居长江中上游首位。

(来源:极目新闻)

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