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态电池负极材料:硅基负极、金属锂负极产业梳理
一. 锂电池负极材料
锂电池主要由正极材料、负极材料、隔膜、电解液四大部分组成。
负极材料主要起到能量储存与释放的作用,分为碳基材料、非碳基材料两大类:
(1)碳基材料:包括石墨、硬碳、软碳、石墨烯等。
石墨应用最为广泛,包括人造石墨、天然石墨:人造石墨循环寿命优势突出,天然石墨价格优势突出。
(2)非碳基材料:包括钛酸锂、硅基、钛基、锡基、合金材料等。
固态电池方面,硅基负极、金属锂负极为未来主要发展方向。
二. 性能比较
2.1 石墨负极
石墨负极由于其性能稳定、体积变化小、产业成熟等优点,是锂电池主流负极材料。
但目前石墨负极实际比容量达到360mAh/g,已趋于理论最大值,性能提升空间有限。
2.2 硅基负极
硅负极的理论克容量高达4200mAh/g,远超石墨。
但其在充放电过程中存在体积膨胀率高的问题,会导致电极结构破坏,从而影响电池的循环寿命和稳定性 。
因此,硅基负极对于电芯结构、材料搭配有更高要求,通常采用纳米化、复合化处理、开发新型粘结剂等方式,来改善其性能。
硅碳负极、硅氧负极工艺成熟,综合性能较优,为当前主流材料。
固态电池厂商中,清陶能源、卫蓝新能源、太蓝新能源、国轩高科主要布局硅基负极路线。
2.3 金属锂负极
金属锂的理论比容量高达3860mAh/g,此外,金属锂密度相对较低,可以减轻电池的整体重量。
但其存在锂枝晶生长、与电解质反应等问题,需要通过优化固态电解质、电极制备工艺,来抑制锂枝晶生长,提高稳定性和循环寿命。
固态电池厂商中,清陶能源、亿纬锂能、华丰股份主要布局金属锂路线。
三. 硅基负极材料厂商
3.1 原材料厂商
多孔炭、硅烷气为硅基负极主要原材料。
(1)多孔炭:作为骨架材料,缓冲体积变化,提高电池比容量及循环稳定性。相关厂商:金博股份、元力股份。
(2)硅烷气:作为硅基的硅源,通过化学气相沉积等方法分解产生硅。相关厂商:硅烷科技、兴洋科技、中宁硅业。
(3)上游硅材料厂商:石大胜华、硅宝科技、多氟多、博迁新材。
3.2 硅基负极厂商
目前切入硅基负极的厂商包括:璞泰来、杉杉股份、中科电气、翔丰华、尚太科技、道氏技术。
中科电气:主营锂电负极及磁电装备,固态电池相关的硅碳负极、锂金属负极均有布局。
道氏技术:主营碳材料、锂电材料、陶瓷材料,高镍三元正极前驱体行业领先,硅碳负极已小批量出货。
杉杉股份:主营锂电池石墨负极材料,固态电池方面布局钴酸锂材料、三元材料、三元前驱体、硅基负极等。
翔丰华:石墨负极材料厂商,纳米硅-石墨复合负极已量产,配套宁德时代、清陶能源等固态电池厂商。
(转自:伏白的交易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