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懂第一部AI短剧流入内娱的含金量!

2025-03-03ASPCMS社区 - fjmyhfvclm

2025年,真的有种被人工智能狠狠闯入的破壁感。

春晚最出圈的节目是机器人扭秧歌,这AI智能有点太接地气了,同时也直观的让全国人民看到了咱们科技发展到什么程度了,甚至引发了一波关于机器人能帮我们做什么的讨论。

开年最火爆的话题是被称为国运级别的互联网AI产品deepseek,各大平台都被网友跟deepseek的聊天对话刷屏,问它啥都能得到答案,甚至有网友让deepseek帮自己买福利彩票还小小的中了奖,俨然成为了年轻人的新宠。

怎么说呢,去年还觉得AI离自己很远,今年就有种全民参与感。

就连短视频都方方面面有了升级,春节期间央视频下场做短剧,还让当家主持王冰冰出演女一号,下沉市场专属的短剧迎来了“国家队”的参与。

不仅如此,春节前橘甚至还刷到了黄奕和360集团创始人周鸿祎拍短剧的路透,叫什么《红衣大叔用AI带我穿越》,听说是第一部用AI参与制作的短剧,360还提供了技术支持,可以说不管是剧情设定还是后期制作,这部短剧的出现对内娱来说都非常超前。

整个故事大概讲的就是,2035年是一个被人工智能控制的时代,地网上线后接管了全球的核弹系统,控制了大量工厂进行机器人复制,企图消灭人类,周鸿祎的角色是一个科技大佬救世主,地网核心得知这个消息后派机器人回到公元2025年,提前刺杀救世主,黄奕饰演的就是机器人杀手。

周鸿祎躲避追杀时无意间认识了旗下员工,俩人通过纳米AI搜索穿越到了云国,帮助女帝通过利用现代工具解决各类难题。

作为内娱第一部AI短剧,含金量可想而知,给大家来盘盘这部短剧到底带来了哪些新的冲击↓

️特效是由AI参与完成,缩短后期制作时间的同时还拉高了短剧特效的质量。

大量特效镜头都是由纳米AI搜索里面的AI辅助制作完成的,比如爆炸、火箭筒发射、穿越、狗头特效等等,全是AI做的,产品经理变狗头的特效五分钟就完成了,大大缩短了影视行业原本的后期制作时间,甚至一个爆炸可以给你生成两种效果选择,一个AI技术能顶数人甚至数十人的工作量。

而且特效出来的效果也不错,开头这段堪比电影大片,高科技代替了抠图、五毛特效的粗制滥造,直接拉高短剧特效的level。

️剧本的优化AI也有参与创作,不仅能提供点子,还减少了编剧反复修改的人力损耗。

就像剧里有一只狗,起初编剧没想好这只狗用在什么剧情上,周鸿祎用纳米AI搜索编了段内容,狗狗就很自然的融入了剧本里,而且AI参与优化的剧情更细节,省了编剧深度打磨创作时间,也不用针对剧本开一些反复修改的会议,大大提升了整个拍摄效率,我说这可真牛啊!

️而且以AI为主线,让观众对人工智能有了更清晰强烈的认知。

我们比较陌生的各种智能硬件和AI产品以一种非常直观的形式频繁出现,比如咖啡是机器人泡的、手电筒都是超级人工智能手电筒的。剧中甚至还有电子狗大战狼狗,攻击力一点不弱。

(懂了,以后就整个电子狗保护我)

还有剧中周鸿祎为了逃避机器人的追杀,只需对着纳米AI搜索提出让整座大楼断网的指令,机器人立马熄火。

感觉看完这部短剧,涨了不少见识,普通用户提前看到了这些科技产品未来实际应用的场景,很多都是日常生活可能会用到的,这么看好像AI智能也没有那么冷冰冰,离我们更近了,国内第一部AI短剧的含金量还在上升。

️而在AI技术与影视行业的融合过程中,360为短剧提供技术支持也是开辟了新赛道。

其实当好莱坞已经开始用智能AI绘图生成工具midjouney做电影大片的概念图时,国内的互联网巨头和影视巨头们逐渐意识到了AI会掀起影视行业一轮新的变革,大家也都在摸索着前进,比如杭州文广集团短视频AI生产实验车间23年正式启用,还做出了一档《冠军AI亚运》来进行播报。

国内头部影视制作公司华策也成立了AIGC应用研究员,“有风”和“国色”两个大模型都通过了国家备案,“有风”负责快速的进行文字评估,筛选出极具潜力的小说IP,“国色”负责实时翻译和剪辑,能快速的进行海外推广。

而360对短剧的技术支持直接让AI从幕后走到了台前,更直观的去科普AI智能,以及它到底能为影视行业提供哪些服务。

企业家还是很敏锐的,周鸿祎在开机之初就大胆预测第一部AI制作的短剧会给很多企业启发,因为短剧是一种非常好的宣传形式,就像这部短剧里有很多可以植入的空间,零食、电子产品、车等等,所以企业以后只会更加积极地投资短剧、参与短剧,来宣传他们的产品,植入他们的广告。

所以360整个AI产品矩阵还挺清晰易懂的,从360智脑大模型、纳米AI搜索到为短剧IP提供技术支持,完成“技术基建-内容场景-用户触达”的完美闭环,大家对AI智能不再陌生。

(图为AI短剧《红衣大叔用AI带我穿越》车穿越回古代的场景)

当然,不仅提供技术支持还亲自下场演短剧对于企业家来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可以说是一场高风险高回报的“科技行为艺术”,同时也非常有意义。

因为影视行业对AI替代人类始终会有一种恐惧,怕自己的职业被替代,所以使用范围现在还没有那么广,但360则选择用实际行动证明,AI不是来取代人类的,而是帮助人类解放生产力,在单位时间内获得更多的收益。

其实一开始听到周鸿祎下场演短剧免不了会有质疑,又不是专业演员,一个“科技直男”能演好吗,剧情或许也有些不足,但能感觉 周鸿祎最大的目的还是希望通过抛砖引玉的方式给大家科普AI,就像开机时他说的那样, ️“我们这次拍的最了不起的是一个AI的宣传和普及。️”

这是一个成熟的企业家对未来风向的精准把控,也是努力推动科技进步的责任感。

而为短剧提供技术支持对于360来说并不是业务重点模块,也不是营收来源,但周鸿祎愿意最大化的利用自己的IP和个人形象的影响力,让AI智能更落地,让观众清晰的感知到AI的实际运用场景,跟用户和行业进行直接诚恳的交流,这也贯彻了他一贯的理念️“用户在哪里,我们做产品的就要去到哪里”。

从送新能源汽车、deepseek被恶意攻击后愿意无偿提供技术协助,再到亲自下场示范AI与短剧的融合,而不是单纯的兜售技术,这不光是敏锐的前瞻性,周鸿祎这份敢为天下先的勇气和担当也值得支持。

️最后一句

这部短剧已经上线啦,我的追剧搭子们一起去追剧喽~

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