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or机器人?东莞:我全都要!

2025-02-27ASPCMS社区 - fjmyhfvclm

湾区潮涌,风起旗峰。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纵深推进当下,作为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东莞正以“科技创新+先进制造”为引擎,重塑全球产业链坐标。

南方都市报东莞新闻部重磅推出政经观察栏目——《旗峰观察》,将聚焦政策动向、区域产业布局与资本流动,解构东莞的“发展密码”,为这座“双万之城”的高质量发展书写时代注脚。

2月26日下午,东莞市委书记韦皓参加东莞市政协十四届四次会议联组讨论,与政协委员们交流时就提到,近来DeepSeek、人形机器人等国内多项人工智能科技实现重要突破,进一步催生了人工智能技术的迭代升级,如果这个关键时刻,东莞没有抓住机会,没有抢跑赛道,就会很遗憾。因此,东莞要紧抓机遇,大力发展。

这个也是今年两会的热门议题。在会场走到哪里都能听到大家对人工智能和机器人产业的讨论。的确,这在制造业大市东莞的会场,是必然优先讨论的话题。

改革开放以来,东莞以敢为人先的魄力在历史长河中刻下了一个个产业创新的坐标。如今,东莞在人工智能革命中再次校准航向,全力布局下一轮。

东莞展现出了特有的务实与敏锐,既能保持手机制造等传统产业优势,又能在具身智能等前沿领域卡位布局,且已涌现出一批如托斯达、本末科技、李群自动化等优质企业,在区域布局上则已经形成了松山湖、滨海湾和水乡三大人工智能区域支点。

这种“顶天、立地”的产业生态,让东莞在新赛道的奔跑中始终保持着独特节奏。不同于其他城市对通用大模型的追逐,东莞的“智能升级”建立在扎实的产业基座上,也让这片土地更关注产业落地场景。毕竟,这里拥有全球最完整的电子产业链,为人工智能创新提供了天然试验场。

此前东莞市人工智能大模型中心、东莞市政数局、滨海湾新区等多个单位已经官宣接入DeepSeek大模型,覆盖政务服务、招商引资、城市管理等领域。

模型的接入,不仅是为平台进行数字化赋能,对于本地企业来说,也让AI变得触手可及。这种“产业AI化”的路径选择,源自东莞对自身制造业优势的清醒认知。

从“制造名城”到“智造名城”,不仅是一座城市的转型升级,更折射出东莞制造在人工智能革命中的朴素探索,那就是主打一个“稳扎稳打”。

当然了,就像现场有政协委员提到,东莞向智能制造转型过程中还缺乏能够将AI技术应用于特定行业场景中的复合型人才,因此需要升级人工智能教育体系。同时还建议像新一代电子信息行业的细分行业应找准着力点,推动人工智能体在通信领域、工业互联网领域、智能终端的快速应用。

但东莞最不缺的就是信心。

韦皓书记表示,东莞有基础、有条件、有场景,将以实施市政府一号文、二号文为抓手,推动人工智能和机器人赋能千行百业,努力抢占未来发展制高点。相信这座城市的产业体系也会借此实现更高层级的现代化蜕变,从量变到质变的节点,就在此刻开始。

采写:南都记者 曾奕静

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