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智启未来,共创青少年教育新篇章

2025-02-25ASPCMS社区 - fjmyhfvclm

人工智能作为推动教育变革的金钥匙,不仅重塑了未来的教育模式,也为青少年创新能力的培养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近日,记者采访获悉,为推进人工智能与教育创新融合发展,在团市委、市工信局等相关政府部门支持下,青岛市人工智能产业协会积极行动,连续四年精心策划并成功举办青少年创新创意节和人工智能进校园等科普活动;联合创新奇智、商汤、海尔及海信等单位创建青岛市青少年创新创意实践基地,致力于在青少年群体中播撒AI的种子,为国家储备更多具备科技素养和创新能力的未来人才。2024年,协会正式成立青少年人工智能教育委员会。

创新创意展示活动,扬帆少年风采

自青少年创新创意节举办以来,累计吸引200余所学校参与,收集到数千份创意作品,评选出“未来之星小院士”“未来之星小设计师”“未来之星小创客”创新创意成果奖累计416项,授予9家单位青岛市青少年创新创意实践基地;2024年,该活动创新性增设人工智能赛事板块,吸引600余名青少年积极参与。协会举办第七届全国青少年人工智能创新挑战赛山东省选拔赛暨山东省青少年人工智能科技成果创新赛,汇聚了来自全省中小学的500余支队伍同台展示编程、机器人等领域的创新成果。这一系列活动为全市青少年搭建了展示自我的舞台,点燃了他们的创意火花,激发了创新潜能,有力提升了他们的人工智能素养。

科普校园行,点燃AI未来之星

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开展‘人工智能+’行动”,不仅是科技之变,更是产业之变、时代之变,科技队伍后继有人至关重要。协会通过AI进校园 “点燃”未来之星系列活动,为青少年带来多样性的科技体验:助力青岛第六十八中学科技嘉年华活动、在市北区实验小学开展无人机模拟飞行体验、在福林小学送上“AI科普套餐”趣味讲堂、在青岛第四实验初级中学为同学们带来神秘嘉宾“校长数字人”、组织青岛大学附属滨海实验学校学生走进创新奇智AI赋能中心以及带领跳舞机器人走进无棣四路小学等。协会与多所学校携手,开展丰富多样的科普活动,通过设置互动体验区和实践操作区,让青少年能够亲身体验人工智能技术的实际应用与魅力。2024年在市教育局、市科协主办的青岛市“科学家进校园”活动中,协会被聘任为中小学科学副校长;并与甘肃文县结对帮扶,通过人工智能培训、教育产品捐赠等方式,让偏远地区的青少年也能接触到先进的人工智能教育。

拓宽教师视野,引领AI教育

协会依托青岛市人工智能专家委员会和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等专家智库力量,研制《青少年人工智能编程能力水平评价》等标准,规范了青少年人工智能教育的专业化发展,为教师培训和课程设计提供了有力保障;面向教师群体,协会已组织开展多项培训活动,目前已经有800余名教师参与。包括组织开展青少年创新创意节活动培训说明会、机器人高级技术培训班(青岛)等系列活动,通过“理论+实践”的深度融合,全方位提升教师的人工智能教育能力;定期举办人工智能主题沙龙活动,邀请行业专家讲座分享,通过互动讨论,促进教师间教学经验与心得交流,帮助教师紧跟人工智能前沿,拓宽视野,为教育教学注入新活力。

展望未来,共创智能时代教育新篇章

站在新一轮科技革命与教育变革的交汇点,协会将以更加开放的姿态,携手高校、科研院所、人工智能企业及社会各界力量,共同打造一个集创新性、实践性和趣味性于一体的综合性研学平台,培养面向未来的创新型人才。为此,协会将以实际行动推动青少年人工智能教育,重点从以下四个方面发力:

1.深化赛事体系,激发青少年创新潜能。持续举办并丰富青少年创新创意节赛事体系,特别是人工智能领域;积极探索与白名单赛事合作接轨,提升赛事整体水平。

2.推进AI进校园,普及人工智能教育。在现有基础上,与更多学校建立合作关系,进一步丰富AI进校园的科普活动内容,开设人工智能兴趣班、举办人工智能讲座等,让青少年及教师在校园内就能接触到最前沿的AI技术,推动AI教育普及。

3.打造研学平台,促进理论与实践结合。加大研学创新性,持续打造综合性研学平台,开发具有针对性的系列研学课程,促进理论与实践的深度融合。

4.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升教育质量。教师是教育的关键,继续加强教师培训力度,定期举办人工智能教育研讨会、培训班和沙龙活动;完善青少年人工智能教育委员会交流平台,形成良好氛围,促进教师间的经验分享和心得交流。

相信在政府、企业、学校及社会各界的协同努力下,人工智能将成为青少年探索世界、实现梦想的强大助力。青岛市人工智能产业协会将以人工智能赋能教育、以创新引领未来,携手社会各界,共同开启青少年人工智能教育的新篇章。

(大众新闻·风口财经记者 娄花)

编辑:刘建

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