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专题:中低收入国家工人接触人工智能的情况(英)
今天分享的是:人工智能专题:中低收入国家工人接触人工智能的情况(英)
报告共计:37页
《中低收入国家工人接触人工智能的情况》由Gabriel Demombynes等人撰写。研究利用25个国家的微观数据和AI职业接触指数(AIOE),分析中低收入国家工人接触人工智能的情况,发现不同收入国家间存在显著差异,且多种因素影响工人的AI接触程度。此前关于人工智能对劳动力市场影响的研究多聚焦高收入国家,本文利用Felten等人2025年开发的AIOE指数,对覆盖35亿人口的劳动力调查数据进行分析,以探究不同职业构成对AI影响就业的作用。研究发现,高收入国家工人的AI接触度最高(均值62),上中等收入国家为49,下中等收入国家为44,低收入国家仅37,这表明AI潜在的好处和挑战在全球分布不均。在个体层面,教育程度与AI接触度紧密相关,中高收入国家中女性比男性的接触度更高,城市工人比农村工人接触度高,且高技能职业的工人接触度高于中低技能职业者,白领行业的AI接触度整体高于蓝领行业。通过多元回归分析可知,职业和经济活动对AI接触度影响显著,年龄在部分国家有影响,在中低收入国家,自雇和无薪工作与更高的AI接触度相关。此外,电力基础设施不足限制了低收入国家工人接触AI,低收入国家约41%的职业无法使用电力,农村地区情况更严峻。研究表明,AI对中低收入国家劳动力市场的影响可能小于高收入国家,政策制定者需根据各国实际情况制定策略,以更好地利用AI的潜力并降低风险,同时也说明对中低收入国家而言,AI短期内或许不会造成劳动力市场的大规模动荡,反而可能改善优质服务的可及性 。
以下为报告节选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