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智生活新场景 | “智能机械衣”让下肢障碍患者稳稳行走

2025-02-21ASPCMS社区 - fjmyhfvclm

穿上“智能机械衣”,下肢运动功能障碍患者就能重新站起来,稳稳地行走。这充满科技感的一幕,是石家庄市第二医院利用下肢步行外骨骼机器人帮助患者进行行走训练的场景。

成为患者康复治疗好帮手

下肢步行外骨骼机器人是一种可穿戴的智能仿生设备,它可以通过外部支持带动作用,帮助下肢运动障碍人群实现行走、起坐等训练,刺激神经系统重塑,加速康复进程。同时,通过传感器的读取,带动机械骨骼运动,残障人士也能够实现行走。2月19日,记者走进石家庄市第二医院,亲眼目睹了这款机器人在临床中的应用,一窥这项前沿智能科技为下肢障碍患者的治疗过程带来的全新改变。

43岁的张先生因脑出血导致左侧偏瘫,2月19日是他与医院约定利用下肢步行外骨骼机器人进行康复训练的日子。在康复医学科,记者看到,在医护人员的帮助下,张先生顺利穿上了下肢步行外骨骼机器人,在医护人员的引导下,他开始尝试迈出第一步。这款机器人主要由腿部支架、动力驱动装置、传感器和控制系统等部分组成,套在张先生的身上,就像穿上了一件金属质感的“智能机械衣”。起初,他的动作略显笨拙,但随着对机器人的逐渐熟悉,张先生的步伐越来越稳健,不仅能够在平地上自由行走,还能轻松转弯。“有了机器人的帮助,感觉自己又能像正常人一样走路了。特别激动,觉得自己距离正常人生活越来越近了。”张先生说。

记者看到,在张先生进行康复训练的同时,医护人员在通过智能App实时监测其在使用机器人过程中行走的距离、步幅的大小、膝关节髋关节的生物力学反馈,根据医护人员的指令,机器人可以及时调整助力的大小和方向,确保训练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通过智能App,我们已经提前根据患者身体的具体情况,为他量身定制了机器人的训练方案,训练结束后,机器人还能客观准确地量化评估患者的运动功能改善情况。这种精准康复的方式,不仅加速了患者的康复进程,还大大提高了康复效果。”市第二医院康复医学科主任谈力欣说,与传统康复手段相比,下肢步行外骨骼机器人具备了更加智能化、个性化的训练模式,在康复训练中具有诸多优势,是康复治疗的好帮手。

张先生的妻子微笑着看着丈夫“行走”,不停地拿出手机拍照、录像。她告诉记者,丈夫因脑出血导致左侧偏瘫后,左侧身体没有了一丝力气,根本无法站立和行走。现如今,在下肢步行外骨骼机器人的协助康复下,在家,他已经能够扶着墙壁慢慢走路了。“人工智能给患者的康复带来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她感慨万分。

穿上它让步伐更轻盈有力

出于好奇心,记者穿上了下肢步行外骨骼机器人进行了一次切身体验。虽然外观看起来很重,但真的穿在了身上,却发现它要比想象中可控得多,机器人贴合身体的部位采用了柔软且有韧性的材质,带动起来,没有一点压迫感。腿部的绑带、关节处的固定,都做了精心设计,可以根据个人身形进行调整,确保与身体紧密契合。机器人刚启动时,记者小心翼翼地挪动脚步,每一步都试探着。但很快,就感受到了机器人带来的强大助力,每向前迈出一步,腿部的机械装置就会发出稳稳的助力,推动记者前行,让步伐变得轻盈有力,走得格外平稳。转弯时,它的灵活性让记者惊讶,完全没有笨重的感觉,动作流畅自然。

康复机器人弥补了传统康复方法的不足,不仅为患者带来帮助,还改善了他们的生活质量。据悉,自投入使用以来,下肢步行外骨骼机器人受到了广大患者的欢迎,每月前来市二院使用机器人康复训练的患者接近200人次。(来源:石家庄日报)

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