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公务员”来了,人类“饭碗”不保? 专家: “数智员工”屡见不鲜,无需过度担忧
封面新闻记者 杨霁月 邹阿江
随着DeepSeek开源模型的发布,人工智能建设应用模式正在发生重要跃变。
“幸福福田”官微显示,深圳市福田区推出基于DeepSeek开发的70名AI数智员工,上线福田区政务大模型2.0版,除了有DeepSeek通用能力外,还结合各部门各单位实际业务流程,量身定制个性化智能体,首批满足240个业务场景使用。
这些AI数智员工备受网友们关注,2月18日,“AI公务员上岗”登上热搜。有网友调侃道:“难道公务员的‘铁饭碗’不保了?”。“数智员工”能为人类工作者带来怎样的便利?他们会挤占劳动市场引发就业焦虑吗?记者对话专家了解详情。
️深圳福田上线70名“AI公务员”
️公文格式修正准确率超95%
封面新闻记者了解到,福田区政务大模型2.0版以全尺寸DeepSeek R1为核心底座,凭借混合专家架构(MoE)与强化学习技术,有效破解传统政务大模型算力消耗高、响应不稳定和专业性不足的痛点,依托国产算力平台实现本地化细分领域训练,确保符合不同行业不同单位的具体需求。
这些“AI公务员”有多强?目前,福田区已上线11大类70名“数智员工”,覆盖政务服务全链条。通过240个政务场景终端的精准解析,构建“需求-训练-场景应用-迭代”闭环生态体系,联合Dintal数智员工实现“技术穿透业务”的智能化服务升级,覆盖公文处理、民生服务、应急管理、招商引资等多元场景。
福田区“数智员工”
这些“数智员工”具体又是如何工作的呢?相关工作人员以“拟写一份行政处罚决定书”为例向记者展示,在系统对话中上传一份案件单位负责人集体讨论笔录的文件后,不到10秒,“数智员工”就基于讨论笔录生成出了一份行政处罚决定书。
据介绍,“数智员工”对公文格式修正准确率超95%,审核时间缩短90%,错误率控制在5%以内。“执法文书生成助手”将执法笔录秒级生成执法文书初稿。民生诉求分拨准确率从70%提升至95%,民情周报日报初稿一键生成。“安全生产助手”生成演练脚本效率提升100倍。“AI招商助手”企业分析筛选效率提升30%,分析时间缩至分钟级。“深小服”数智党务工作者覆盖党务咨询、流程规范各项业务,覆盖全区全体党务工作者。“AI任务督办助手”跨部门任务分派效率提升80%,按时完成率提升25%。
深圳市福田区政务服务和数据管理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高增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AI数智员工”是AI助手,它能辅助开展公共管理和服务,提高工作效率,不能单独决策,不能算是“AI公务员”。“每一个‘AI数智员工’都有指定了一个监护人,监护人指挥它工作,并对它负责。”高增说,公务员是有公务员法律的,对于“AI数智员工”也出台了政务辅助智能机器人管理办法,对其进行规范。
️“数智员工”屡见不鲜
️帮助人们节省精力提高效率
在快速变化的数字化时代,机器人员工和与人类员工共同协作的办公场景日益丰富。事实上,“数智员工”也并非首次出现在大众视野。
2024年,重庆市大渡口区面向居民群众推出“数智网格员”子系统,将动态收集梳理的群众咨询高频事项、政策清单用于AI大模型训练,数字人网格员运用大模型技术对群众咨询的问题进行实时对话和回应。同时,协同民政、公安、人社等部门进一步梳理明确办理流程、地点、要求等信息,整合为全过程办事指南,在群众咨询应用时一站式规范解答。此外,还能24小时便捷意见箱,根据对话自动生成问题表单。
福政通
网格员赵女士告诉记者,有了“数智网格员”后,帮助他们减少了居民的重复咨询量。“对于常规问题,‘数智网格员’能立马检索信息回答,比我们还全面准确,也帮助我们有更多时间和精力,去服务重点人群、解决重点问题。”
而在新加坡,一套被称为“Pair”的系统就走入了当地公务员的日常工作中。新加坡卫生部兼通讯及新闻部高级政务部长普杰立介绍,“Pair”能协助公务员总结篇幅长的参考资料、探索相关观点或改善写作表达能力等。
如今,该产品已成为公务员在日常工作中使用 AI 的最流行方式,迄今为止拥有超过 60,000 名注册用户、超过 20,000 名每周活跃用户和超过 1000 万条消息交换,为公务员节省了约 46% 的行政任务时间,并提高了公共部门的生产力。不过,凡涉及高度机密或敏感的信息,仍然完全由公务员自己撰写。
️专家:这是传统政务服务的重要变革
️但需警惕数据安全问题
步入智能时代,智能员工的工作效率毋庸置疑,但其是否会挤占人类的就业空间抢走“饭碗”,这一话题引发热烈讨论。
“‘AI数智员工’的引入,是传统政务服务的一项重要变革。”华中科技大学社会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胡鹏辉表示,其能显著提高工作效率和精准性,并减轻基层公务员的日常工作压力。但在其发展过程中,需警惕的是数据安全问题。
是否会挤占人类就业空间抢走“饭碗”?
在辽宁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马弋飞看来,“AI数智员工”可能会替代一些基础的日常事务性岗位,进一步促进公务员队伍的精简优化,但却无法完全替代公务员工作。她解释道,“公务员的服务对象是广大基层群众,需要工作经验和沟通智慧,更需要有较强的共情能力和同理心。因此大众不必感到担忧。”
而AI进入公务系统到底是挑战还是机遇?清华大学新闻学院、人工智能学院双聘教授沈阳认为,两者皆有。
对于个人而言,这是一个挑战——它要求公务员乃至所有工作者提升技能,适应与AI协同工作的新模式。不会编程没关系,但理解如何与智能系统配合、如何聚焦高附加值任务,将成为核心竞争力。对于社会和政府而言,这是一个机遇——通过合理规划,AI可以解放人力,让公务员从繁琐的事务中抽身,转向更有价值的决策支持和公共服务创新。关键在于如何平衡AI与人工的分工,避免技术进步加剧就业焦虑。